首頁 > 正文
專家學者相聚重慶共商“一帶一路”法治建設創新發展

  11月1日,在第五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上,來自中國和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越南、文萊等9個東盟國家的立法部門、司法部門、高等院校、國際組織及律師界的近200名嘉賓,圍繞“一帶一路”法治建設、WTO國際經貿爭端解決等話題進行交流,分享了他們的見解。

  加深立法研究、項目、人才培養的合作

  “期待未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可以打造為常設論壇,並在柬埔寨也開設分會場。”柬埔寨王國最高法院副院長尤烏塔拉指出,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已經舉辦了四屆,形成的合作發展機制持續推進,取得了豐碩成果。希望接下來可以進一步加深與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合作,爭取在立法研究、項目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更上一層樓。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國會法治委員會副主席安非·奇瑪諾在主旨發言中指出,立法分為普遍適用的立法和具體適用立法,立法過程包括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計劃、起草法律、審查法律草案、審議通過、頒佈法律和公布。在他看來,立法過程是在經濟、通訊、國際一體化等方面的任何法律條款中詳細闡述政府的政策,遵循嚴謹的立法程序,確保法律質量,從而有助於實現民治民享,推動國家發展。

  以堅定檢察擔當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時俠聯在主旨發言中&&,重慶市檢察機關將進一步推動以依法履職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布局,圍繞鐵路、港口、機場等重要樞紐,以及跨境物流、服務貿易、金融服務、國際會展等領域,持續加大依法履職力度,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堅定檢察擔當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

  時俠聯稱,重慶市檢察院將繼續加強與西南政法大學的合作,充分利用檢校合作&&,依託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支撐,積極探索開展涉外法治工作理論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建立涉外法治培訓合作機制,聯合開展國外司法官員來渝交流、參訪、培訓,以及檢察涉外法治人才赴境外培訓等工作。

  如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重慶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司法力量?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海龍&&,將以“平等保護”“能動司法”作為服務保障總體理念,不管國內外,還是市內外,當事人訴訟權利一律平等,充分尊重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工作抓手上,注重以司法規則引領制度型開放。一是探索構建國際陸上貿易新規則。二是重視前瞻性問題的規則研究。三是推動區域司法一體化。“重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下一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將與沿線更多省區市達成司法協作,保障區域對外開放。”孫海龍説。

  貢獻高校智慧,打造涉外律師隊伍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林維教授&&,作為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西南政法大學將充分結合自身在法學領域的專業優勢與法學門類齊全的辦學優勢,進一步充實和整合中國與東盟地區的各類重要法律法學資源,貢獻更多西政智慧。

  近年來,律師行業在助推中國-東盟企業投資與經貿合作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律師如何更好地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主任彭靜&&,一方面要鼓勵開展多元化涉外法律服務模式,鼓勵中國律所與海外的律所開展緊密合作,以滿足企業海外投資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繼續推動外籍律師擔任重慶律所顧問。

  此外,重慶律師行業應當進一步加強與西南政法大學等政法類高校在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構建“産學研”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將高校的研究成果與律師行業的實踐經驗有機結合,打造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的涉外律師隊伍,為助推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何帆、清華大學教授楊國華分別就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如何保障“一帶一路”建設、WTO“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作主旨發言。

  與會的中國和東盟專家還圍繞“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法治保障”“共建一帶一路的規則創新與實踐”“中國-東盟區域國別法治經驗分享與合作機制構建”以及“一帶一路法律服務&&構建與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四個議題,開展了熱烈的研討。

  在兩個小時左右的研討中,四個專題分論壇共有65名中外嘉賓發言,有10位主持人進行了點評,涉及的人員範圍幾乎包括了法律法學界各個領域和幾乎所有東盟國家。

  論壇上,“陸海新通道法律服務聯盟”揭牌成立,發布了“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法治典型案例”,“中國-東盟(南亞)法律雲課堂”正式啟動,還簽訂了法律服務合作交流協議MOU(諒解備忘錄)。論壇閉幕式上,與會各國代表共同發出《推動中國-東盟法治合作交流的倡議》,提出將共同深化區域法治保障研究、共同推進國別法治人才培養及共同加強沿線法律服務合作,推動中國-東盟法治合作交流,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編輯: 劉文靜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