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跟着游客過雙節丨新需求帶動新供給,重慶文旅市場供需兩旺

  新華社重慶10月6日電(記者李曉婷、周思宇、趙佳樂)5日,大四學生施玉祁從重慶返回位於北京的學校,輕鬆愉快的假期旅行結束後,她將重新投入緊張的校招季中。“這個假期讓我能忙裏偷閒,也讓我真正喜歡上重慶這座城市。”施玉祁説。

  交通運輸部預計,隨着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營業性客運量全面回升,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超21億人次,出行客流大幅提升。雙節長假即將結束,游客們的旅行達到預期了嗎?消費需求得到滿足了嗎?未來期待什麼樣的旅行體驗?記者走上重慶街頭,聽聽游客們的“旅行總結”。

旅客在重慶火車北站站&準備乘車。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這次旅行達到了我的預期,充滿煙火氣和松弛感的重慶讓我真正放鬆下來。”施玉祁説。被改裝成“過街通道”的老舊防空洞、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下坐在板凳上吃小面的人群、從墻裏生長出來的黃桷樹……施玉祁隨手拍的一張張“游客照”裏,對準的卻是重慶充滿韻味的都市生活。

  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羅茲柏&&,在日復一日的“快節奏生活”中,人們追求一份差異化的“慢文化體驗”,消費者越來越期盼看到差異、體驗生活場景、讀到文化內涵。

  “旅行就是想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在廣東工作的游客沈心怡告訴記者,她最喜愛探尋城市文化藝術展和互動沉浸場景,感受不同城市的文化。這次來到重慶,沈心怡參與了一場以民國時期的重慶為背景的沉浸式話劇《霧起江州》。“在廣東時我就參與過這種沉浸式戲劇,很有趣。”沈心怡説,不論是藝術展演,還是傳統景區,都希望有所新知。

  長假期間,《霧起江州》幾乎場場爆滿,“游客不再滿足於‘打卡’,而是想慢下來了解城市歷史文化,這為文化消費市場帶來更多動力。”導演孫瀾飛説。

  不斷豐富的旅游新選擇背後是人民群眾不斷釋放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這些需求正引領旅游市場持續火熱。商務部數據顯示,假期前三天,全國示範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長87%,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比去年假期同期增長132.1%。僅假期前三天,重慶解放碑商圈累計客流量和消費數據同比增長均超過20%,重慶文旅市場供需兩旺。

中秋國慶假期,重慶消費市場持續火熱。新華社發(何超 攝)

  上午在李子壩輕軌站下的觀景&&上拍一張“輕軌穿樓”照片,步行幾分鐘至小黃樓街區品嘗一頓美味,下午沿崖壁步道前往中山四路上的周公館,聽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在重慶的故事,這是來自河北的游客任先生的假期一天。“最初被社交&&上輕軌穿樓的視頻吸引來,但發現重慶的抗戰歷史故事更吸引人。”任先生説。

  業內人士&&,成為“網紅城市”需要引爆點,但“獵奇”的熱潮褪去後,要讓游客産生文化獲得感和持續穩定的新鮮感。

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游人如織。新華社發(何超 攝)

  緊緊抓住新需求,有效提供新供給,才是“網紅城市”的“長紅”之道。近年來,重慶不斷打造文旅新業態,豐富“夜景”“夜購”“夜游”“夜娛”等産品供給,推出鄉村休閒、文化體驗等鄉村主題游,增加音樂節、動漫節、演唱會等大型文化活動供給。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重慶推出超200項文旅活動及70余項惠民措施。

  “文化體驗要滲透到文旅市場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過程、人性化的服務支撐,從而綜合提升旅游城市形象滿意度、傳播度、舒適度和重游度,帶來消費的持續擴大,拉動經濟向穩向好發展。”羅茲柏&&,未來,旅游城市可以立足優質文化消費産品挖掘和高品質服務供給繼續發力。

編輯: 朱俊潔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