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江津區 21場院壩會讓居民意見變“施工圖” 大同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投用

99棟老舊居民樓穿上“新衣”,宿舍樓後閒置空地變口袋公園、三面文化墻傳承母城文化,破爛的透水磚變青石板路……日前,歷時半年的市級老舊小區改造重點項目、江津區幾江街道大同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通過驗收,正式投用。

幾江街道聚焦該項目,前後共召開21場院壩會,讓居民意見變成“施工圖”。

大同路片區居住着3200多戶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涉及99棟建成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住房。

“老舊小區怎麼改,我們在院壩會上聽民聲。”幾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啟動項目籌備以來,他們就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在項目籌備、設計、實施改造中廣泛徵求居民意見,推動設計師進社區,力爭把有限資金效應發揮到最大。

不少居民對外立面改造院壩會印象深刻——外立面改造前期設計單位在與街區的歷史風貌和原建築群整體協調的前提下,提供了天空藍、米黃、朱紅三種顏色供大家選擇。四牌坊社區隨即召開院壩會,把“選擇權”交給居民。

“那天太鬧熱了,大家都各抒己見”,居民金久富説,他提出選天空藍,因為天空藍能讓人們在繁忙緊張工作之餘得到視覺上的放鬆,愉悅心情。居民江世銀則建議朱紅色,他的理由是四牌坊本就是充滿文化底蘊的寶地,朱紅色代表着沉穩、大氣。作為年輕一代,廖財華覺得米黃色代表着欣欣向榮,象徵着邁向新時代新征程的不竭動力。

居民發表意見後,就進行現場投票,社區很快以餅狀圖的形式公示了三種顏色的得票數,朱紅和米黃色最受大家歡迎。不久後,大同路片區老舊小區陸續穿上了朱紅和米黃色相間的“新衣服”。

從外立面整治、內墻粉刷到路燈整修、圍墻排危,從增設便民充電樁到將邊角料打造為口袋公園、老年活動室……21場院壩會開下來,600余名居民參與大同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老舊小區的顏值和社區服務功能同步提升。

幾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院壩會將在今後成常態,旨在鼓勵居民廣泛參與城市建設、社區建設,真正實現共商共建共享。

編輯: 朱俊潔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