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兩岸關係|音樂如何讓一位臺灣青年成為“新重慶人”

  新華社重慶9月26日電 傍晚結束排練,陳品程把心愛的低音提琴收好。“我在微信上和老板約好了,咱們現在直接去。”這位臺灣青年領著重慶民族樂團同事,直奔江北區一家火鍋店。

  “老板兒,我們要嘞個菜。”到餐廳後,陳品程用地道重慶話和店家交流著,看來彼此已是老相識。

  陳品程1996年出生在臺北,8歲起學習樂器。2018年,他從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係畢業,被重慶民族樂團簽約引進,成為低音提琴首席。

  來重慶前,陳品程對這座山城的了解僅限于它的名字,更從沒想到自己會跨越迢遙山海,在這裏展開音樂夢想的旅程。

  為推廣民族樂器,重慶民族樂團除了排演《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圓》等傳統曲目和《太陽頌》《雲南回憶》等現代民樂之外,還會把《孤勇者》《城裏的月光》等大眾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改編為適合民樂演奏的曲目進行表演,演出地點也不僅限于大劇院、音樂廳等專業場所。

  “我們有時會在新華書店等場所進行小型演出,正式表演間隙還會讓樂手演奏自己家鄉的曲目,讓觀眾猜猜樂手來自哪裏。”《高山青》《外婆的澎湖灣》等是陳品程的“拿手好戲”,而觀眾馬上就能猜出他來自臺灣,並為他喝彩。

  “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可以跨越時空,讓兩岸相連。”陳品程説。

  來大陸5年多,這位臺灣青年音樂家隨樂團在各地演出,其中令他印象尤深的是走入鄉野民間的經歷。走出演奏廳,深入田間地頭,為基層百姓演出,讓民樂之美融于山川之美,陳品程收獲著特別的成就感:“希望讓民樂感染更多的人群。”

  他回憶起和同事們到重慶市雲陽縣下鄉的場景。演出在鄉間空地進行,村民們很是期待,不少人提前帶著板凳來“佔座”,下地幹活的人經過時也停下了腳步。“音樂響起後,大家的投入程度之高讓我印象深刻,甚至還有阿姨在一旁和著音樂,載歌載舞。”陳品程説。

  烈日當空,演出結束後,陳品程的襯衫已被汗水浸透,看到村民們對民族音樂如此感興趣,他覺得這一切都值得。“民族音樂的傳承不能孤芳自賞,而是需要雅俗共賞,要具備被更多人喜愛的感染力。”他説。

  陳品程發現,大陸近年來學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人越來越多,尤其很多孩子喜歡。排練和演出之余,他還會到重慶的中小學授課,學生已有二三十名。

  談起這位臺灣來的年輕人,同事們交口稱讚。“品程是我們樂團的寶藏,他對民族音樂很有自己的想法,排練時也一絲不茍。”重慶民族樂團首席王亞利説。

  “品程剛來時很靦腆,熟悉後發現他其實很健談。音樂拉近了我們的距離,讓我們成為工作上的夥伴、生活中的好友。”同事姚玉説。

  如今,這位“90後”臺青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新重慶人”。

  “他能説一口流利的重慶方言,和我們一起吃辣、猜拳、擺龍門陣(聊天)。”好友柴可這樣評價品程:他性格直爽、開朗,和我們重慶人一樣。

  帶著熱愛的低音提琴,陳品程步履不停。“我希望能遊歷大陸,與更多音樂人交流。也希望把來自臺灣的音樂演奏給更多人聽,讓音樂架橋,拉近兩岸的距離。”他説。(記者:徐欣濤、吳燕霞、楊仕彥、劉嵐濤)(完)

編輯: 劉文靜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