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66家企業為何落戶一個小村

玉竹村村民正在採摘水果。(受訪者供圖)

  鄉村要振興,産業是關鍵。近年來,重慶不少村鎮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包裝項目、引才育才、招商引資,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發展特色産業、支援創業、解決就業。

  這些村鎮是如何打造符合自己定位的具有差異化的特色産業,這些特色産業在當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重慶日報記者深入基層進行調查採訪,今起推出“探訪村鎮特色産業”係列報道,敬請關注。

  前不久,萬州區溪口鄉玉竹村又新增了一家從事柑橘種植與銷售的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向光兵告訴重慶日報記者:“玉竹村的水果産業有很好的基礎,還是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所在地。在這裏種植銷售柑橘,我有信心。”

  至此,玉竹村的企業已增至66家,皆直接或間接參與水果的種植、管護、銷售等。

  玉竹村位于長江邊上,距離萬州城區有50余公里。一個濱江小村憑啥有這麼多企業落戶,還成功創建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打探。

  本地人試水

  “玉竹村適合水果種植”

  從萬州城區出發,沿銀百高速公路行駛45公里後下道,再翻過幾道山梁,就進入玉竹村地界。玉竹村的山下,是奔流不息的長江,坡上則種滿了枇杷、柑橘、李子、梨子等果樹。

  玉竹村黨支部書記李忠榮介紹,玉竹村海拔在175米—700米之間,長江岸線大約有7公里長,全村土壤、光照、水源、氣候等條件不錯,“但是否適合規模化種植水果,以前誰也説不準。”

  2015年,原本在外發展的村民吳錫芬回村,與人合夥流轉了100畝土地種植血橙,結果因為病蟲害,血橙沒了,合夥人也走了。但吳錫芬沒走,反而又流轉140畝土地,試種李子、梨子等水果,“照理説,以我們村的自然條件,應該可以發展水果種植。我就是要試一試這裏究竟適合種啥品種。”

  同期,時任村主任楊貞福與在外打拼的村民何家國,也合夥流轉260畝土地種植血橙,然而也失敗了。抱著與吳錫芬同樣的想法,他們咬著牙繼續試種青脆李、桂圓等水果。

  經過當地人的反覆試水、摸索,李子、梨子、桂圓、枇杷、桃子等水果先後試種成功,因品相不錯還逐漸在萬州城區小有名氣。

  “我們用事實證明,玉竹村適合水果種植!”在2017年的溪口鄉招商引資會上,李忠榮向有意來村裏發展水果産業的業主伸出歡迎之手,並現場承諾:村支兩委將在土地流轉、糾紛協調、生産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無償服務。

  外地人落戶

  “村幹部的服務太到位了”

  “他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2018年初,萬州區白羊鎮大灣村的陳芳華慕名到玉竹村考察,期間村幹部全程陪同,與他一起踏勘地塊、拜訪村民,協調各種問題。陳芳華還了解到,之前吳錫芬、何家國、楊貞福等人從未拖欠過土地流轉費和農民工工錢,村民們也非常支援它們發展産業,還主動將後續土地流轉費降低,“這説明村裏發展環境很好!”

  隨即,陳芳華一口氣流轉了800畝土地,種植砂糖橘、青脆李、沃柑等水果,成為玉竹村的第一個外來業主。此外,陳芳華還介紹自己的朋友陳善孟也來玉竹村考察投資事宜。

  陳善孟相中了四組的土地,打算整體流轉。可420畝土地涉及62戶村民,這些村民有的留在本村、有的已在萬州城安家、有的在市外打工,還有少數人不在乎那點土地流轉費,就是不願把土地拿出來。

  “鄉裏、村裏的幹部想盡一切辦法支援我們。”陳善孟回憶,那些日子李忠榮隨身要帶3盒金嗓子喉寶,先是開院壩會,隨後又一家一戶到府協商。留在村裏的村民的工作做通了,村裏一班人又去萬州城裏開協商會,又一家一家走訪沒參會的村民,最終滿足了陳善孟的要求。

  去年幹旱,果園缺水,溪口鄉黨委書記鄧鴻雁帶領鄉村幹部四處找水源,還協調村裏的水電站保證果園抗旱用水。正因如此,陳善孟的果園受旱情影響不大,去年收入仍有100余萬元。陳善孟很感慨:“我們村的幹部服務太到位了!真的很感動。”

  正因為玉竹村環境適宜、幹部服務到位,目前創業園66家企業中,有55家都是其他鄉鎮的返鄉村民慕名前來落戶創辦的,先後發展起桂圓、枇杷、柑橘、柚子、李子、梨子等産業。

  幹群齊努力

  成功創建市級創業園區

  2021年,溪口鄉成功創建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創業園位于玉竹村辦公大樓就設于玉竹村的果園內,裏面有企業辦公室、電商中心等。

  “説是溪口鄉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其實落戶的不僅僅是溪口鄉的返鄉農民工,還有其他鄉鎮的村民。”溪口鄉鄉長胡小軍告訴記者,企業多了、産業規模做大了,技術指導、電商銷售、市場開拓、法律諮詢、融資顧問、産品加工、儲存包裝等需求也隨之産生。

  “業主有需求,我們就滿足。”胡小軍説,返鄉創業園集農業項目研發、農民工技能培訓、財務管理、農産品初加工、展示銷售、電子商務、冷鏈貯存、物流配送、創業孵化于一體,旨在打造現代農業創業創新平臺,為創業者提供辦公生産條件和孵化服務,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

  目前,玉竹村80%的土地流轉給業主發展果園,還帶動了全鄉沿江、沿山、沿路進行農業産業布局:中低山主要種植金秋砂糖橘、玫瑰香橙、沃柑等特色暢銷水果18000余畝,中高山主要種植粉黛脆李、楊梅等優質水果5500余畝,枳殼中藥材基地530畝;還新建了兩個有機生態養殖場,放養黑山羊、土雞等。

  現在,溪口鄉農民工返鄉創業園不但成為溪口産業振興的引擎,還輻射萬州長江南岸的新田、新鄉、長坪、燕山等多個三峽移民鄉鎮;落戶園區的66家企業中有科技型企業6家、區級示范合作社2家、區級龍頭企業2家,從生産、培訓、咨詢、加工,到包裝、儲存、銷售,初步構建起了完整的産業鏈,帶動就業人口530人。

  去年,創業園實現産值1600余萬元;今年第一季度,創業園實現銷售收入650萬元,同比增長18.1%。

  記者手記>>>

  培育特色産業需要主人翁意識

  彭瑜

  在玉竹村採訪,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我們村”。無論是本村村民,還是鄉、村幹部,或是外來業主,他們都把玉竹村當成自己的村,把自己看作玉竹人。這,就是玉竹村特色産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核心動力。

  吳錫芬、何家國等在外打拼小有成就,但他們始終沒有忘記家鄉,哪怕屢遭挫折,也堅持要在家鄉的土壤裏摸索出適合種植的水果。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玉竹人。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探路,才讓陳芳華、陳善孟等看到了這片土地的價值。陳芳華坦言,十年樹木,無論是種植水果、還是打造品牌,都要把自己當作“村裏人”,對這塊土地負責、對特色産業忠誠,培育綠色、環保、有機的放心農産品。

  現在,陳芳華又在玉竹村創辦了咨詢服務公司、開辦了農家樂,一家人都住進了玉竹村。他説,夫妻倆下半生就扎根這裏了。

  玉竹村黨支部書記李忠榮馬上就要退休了,但只要有業主求助他都會立即響應。他説,業主的事兒就是玉竹村的事兒,就是他自己的事兒。

  溪口鄉黨委書記鄧鴻雁説,培育特色産業需要主人翁意識,需要把自己當成“村裏的人”,把發展的事兒看成自己的事兒,盡心盡力盡責,攜手與共、久久為功,才能把特色産業做大做強。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97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