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學習傳統樂器是一件很酷的事!”——Z世代“接棒”古琴傳承

  新華社重慶6月11日電(記者谷訓、趙佳樂)時尚卷發、年輕面龐,今年19歲的李豪看上去有些“搖滾風”。而在近日舉辦的重慶市北碚區古琴協會成立大會音樂會上,他身穿漢服,端坐彈奏古琴的反差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歡暢利落、蒼勁有力,一曲《醉漁唱晚》更是令大家拍案叫絕。

  李豪是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的大二學生,從小便喜愛傳統樂器。大一時他看到學校有古琴選修課,立刻就報了名。“除了古琴之外,我還喜歡彈琵琶,學習傳統樂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因為中華傳統文化永遠是‘頂流’。”李豪説。

身著漢服的李豪正在彈奏古琴。新華社記者 趙佳樂 攝

  古琴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其演奏技法復雜而精妙,是中國傳統樂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

  21世紀以來,古琴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被重新認知。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古琴藝術成為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如今,古琴越來越多地走入校園、課堂,不斷在Z世代間播下傳承的種子。

  今年22歲的劉晶是西南大學園林專業的大四學生,在一次插花藝術課堂上聽到古琴曲,便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這門藝術。深入了解古琴後,劉晶決定將其作為自己新的人生目標。

劉晶正在彈奏古琴。(受訪者供圖)

  古琴學習之旅並不平坦,作為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劉晶在音準方面遇到了難題,她總分辨不出某些音之間的差別。身邊的朋友也質疑她的選擇——“學古琴有什麼用?”

  “剛開始學習古琴時,我只是將它當作一門樂器,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才發現古琴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學琴的同時,也在學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劉晶介紹説,“我知道自己是喜歡古琴的,所以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經過努力,今年劉晶考取了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方向研究生,準備學習更高層次的古琴知識。

在西南大學的一間教室內,王熹(右一)正在進行古琴教學。新華社記者 趙佳樂 攝

  北碚區古琴非遺傳承人王熹是李豪與劉晶的古琴教師。看到學生的成長,她很是欣慰,“近年來,古琴藝術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了解並願意學琴的人也越來越多。”

  如今在學校內外,王熹的學生已經超過400位,其中除了像李豪一樣熱愛傳統文化的大學生,也不乏剛上小學的孩童、各行各業的上班族。她會擇期舉辦古琴雅集、音樂會,邀請學生、琴友彈琴相敘。這些場合既能夠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表演展示的舞臺,也可以宣傳古琴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愛上古琴。

一位小學生在向王熹老師請教古琴知識。(受訪者供圖)

  王熹説,作為古琴的非遺傳承人,自己有責任去宣傳、推廣古琴,不僅僅是在學校,還要面向更廣闊的社會。

編輯: 邵以南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968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