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兒童友好型社區好特別:籃筐有6種高度

五月二十九日,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正在斑竹村小遊園共用籃球場打籃球。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小朋友們,注意握筆的方式,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上色的時候先描邊再填充顏色。”5月29日,北碚區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中班10多名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西南大學南社區斑竹村小遊園,為這裏新開辟的菜攤底墻進行涂鴉。孩子們你一筆我一畫,玩得十分開心,不一會兒,各式顏色鮮艷的“水果”、“蔬菜”就出現在了墻上。

  去年,北碚區積極探索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模式,依托校地合作,邀請重慶市兒童工作資源中心、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和園藝園林學院專家全程指導,在天生街道西南大學南社區試點推進市級兒童友好社區建設。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記者走進南社區,打探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究竟如何。

  設置體驗環節 讓孩子們有參與感

  “這個是玉米,吃起來非常甜糯,這個是茄子,顏色是紫色......”當天上午,在去作畫的路上,孩子們便被社區裏賣菜的攤販吸引,帶隊老師順勢停下了步伐,教大家認識蔬菜。

  孩子們十分興奮,問這問那,全然忘了身上的任務——為菜攤畫畫。

  “小朋友們,爺爺奶奶在地上擺攤很不方便,社區給他們提供了新的地方,需要我們來幫他們裝飾菜攤,有誰願意跟老師一起去?”“我願意!”在一陣互動中,孩子們跟隨老師往前走向不遠處的菜攤。

  記者看到,菜攤的墻上已經勾勒出了水果、蔬菜的樣式,來自甲殼蟲創意美術中心的老師和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大學生志願者為小朋友穿上圍裙,發放筆刷,大家分組為這些水果蔬菜上色。

  繪畫過程中,老師一邊教孩子們熟悉畫畫的工具,還不時向大家提問,一片歡聲笑語。

  “這顆蘋果是我畫的,希望以後爺爺奶奶在這裏擺攤可以開心。”半個小時後,在大家齊心創作下,菜攤墻壁彩繪順利完成,小朋友們頗有成就感。

  共用籃球場 讓孩子們盡情玩耍

  去年3月,西南大學南社區被確定為市級兒童友好社區建設點,該社區是以西南大學教職工和大學生為主的高校型社區,面積0.3平方公里,2412戶,常住人口4912人,西大教職工及家屬佔比85%,轄區共有706名兒童。

  一年多來,北碚區婦兒工委辦聯動區發改委、區城管局、西南大學南社區,依托西南大學兒童友好城市研究組和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大學生志願者團隊以及相關社會機構,策劃實施了多類型的活動10余場,形成了“兒童花園建造”、“社區兒童藝術節”等係列特色品牌活動,吸引了社區上千人次參與,深受社區家庭的喜愛。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其實社區最缺的還是兒童公共空間。”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副教授、西南大學兒童友好城市研究組負責人李圓圓介紹,這個老舊社區小遊園景觀單一,缺乏遊戲和休閒設施,于是,他們重點打造了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共用籃球場。

  記者看到,這塊籃球場的地面就是一塊北碚抗戰時期的地圖,上面寫著北碚各條路的名字,讓孩子們一邊玩耍一邊了解歷史文化。李圓圓説,這個公園還綜合了多位不同專業背景老師的建議,從不同的角度關注兒童成長。

  墻面的籃筐有6種高度,適合各類人群玩耍;地面的訓練梯很有特色,有100種玩法;跳房子遊戲地面設計了三種距離,適合各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了250米的無障礙環道,方便兒童和老人使用;墻上有一塊長長的黑板,畫滿了孩子們的涂鴉,上方則貼著孩子們親手制作的陶藝……

  採訪中,一名西南大學外籍教師帶著孩子回家正好被籃球場吸引。一歲半的小朋友拿出小籃球在最矮的籃筐處盡情投籃,玩累了又握著粉筆在黑板上隨意涂畫。

  “這裏與之前的變化非常大,設計打造十分用心,不同年齡的孩子都能在此找到樂趣。”該名外籍教師不停稱讚小遊園的改變。

  讓孩子們參與社區共建

  除了引入專業的意見和聲音,在南社區兒童友好社區建設中,最為重要的是時刻體現兒童優先,兒童從“調研訪談—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場景運營”全過程均適度參與其中。

  離斑竹村小遊園不遠處有一個社區書香體育文化公園,這是打造兒童友好社區過程中新增的一個口袋公園。公園裏,有一排彩繪長墻非常惹人注目,這面墻展示了公園建設的全部過程,墻面還有不少孩子和父母共同完成的各類繪畫。

  “在繪制彩墻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育兒主力媽媽,有很多爸爸也參與其中,借用這個平臺參加親子互動。”李圓圓説,為了管理好社區公園,他們設置了兒童友好社區自治委員會,特意邀請孩子的父母加入進來,利用他們不同的專業背景和地域文化,提出建設性意見,為居民打造幸福的生活環境。

  同時,任命社區小樓長,設置社區兒童信箱。小樓長們在兒童友好社區自治委員會的協助下,開展議題提案、討論記錄、策略提出、推進實施等工作。

  比如,通過前期的意見收集,了解到孩子們希望種植更多種類的花卉類植物,于是,經過幾個月打造,這個2000平方米的小公園已經花香滿園。

  社區還會不定期舉行小樓長議事會。在之前的一次議事會上大家對兒童信箱進行了開箱,收到了40封來信,孩子們聚焦校園、社區、交通、圖書館、商店等提出了詳細的問題和建議,還有兩百多名小朋友對斑竹村小遊園籃球場新增遊樂設施進行了投票,他們選了滑梯、攀爬架、秋千等,接下來這些設施都會進場安裝。

  “我們在兒童友好社區的打造中,不僅要考慮兒童的需求,還要充分徵求兒童的想法和建議。”李圓圓告訴記者,斑竹村小遊園原本規劃是取消菜攤,但得知孩子們上學路上最喜歡經過賣菜的地方,于是他們就把一條綠化雜亂的空地改造成了規范的菜攤;幼兒園希望孩子經常出來開展活動,便在籃球場一旁空地修建了多功能木平臺……

  在各類場地和設施不斷完善過程中,也出現過矛盾。斑竹村小遊園的改造,孩子們最為期待的地方就是一塊坡地,研究組發現他們很喜歡到這裏“滑滑梯”,這能鍛煉小朋友的互助精神和挑戰意識,但坡地上方就是馬路,存在安全隱患,管理難度也較大。

  “在徵求意見時,所有孩子都特別想在這裏建滑梯。”李圓圓説,在規劃建設中,他們保留了原來的裸坡,在旁邊增加了兩個滑梯,還配有踏步,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踩著踏步上去,而坡地上方暫時用樹樁擋住,後期會密植一排灌木,讓坡地與馬路完全隔開。

  小到一花一草,大到場地建設,每一個環節都會尊重兒童需求,融入兒童元素,也都有兒童不同程度的參與。目前,南社區已實現10分鐘步行范圍內有豐富的兒童活動場所和設施。

  本報記者 楊鈮紫 實習生 邱悅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66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