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蘿蔔、油麥菜、牛奶、方便麵、麵包……一批批由重慶市各文明單位捐贈的生活物資,正被分別配送到各高風險區域老舊小區的困難群眾手中。
近段時間來,全市各級文明單位本着“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原則,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面參與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文明單位”內涵。
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11月24日,南岸區南坪街道東路社區,慰問現場擺滿了即將提供給困難群眾的蔬菜包和物資包,一共有300個。蔬菜包裏不僅有白菜、蘿蔔、油麥菜、土豆等新鮮蔬菜,還有豬肉;物資包裏有牛奶、方便麵、老麵包等即食食品。
而銅元局街道雙峰山社區、芭蕉灣社區、桐梓坪社區老舊小區的慰問現場,配送包裏則是米、油、面、午餐肉等生活物資……
據了解,此次慰問不是統一配送相同物資,而是困難群眾急需什麼就配送什麼。如,東路社區福紅路的困難群眾家裏沒有菜,就配送蔬菜包過去;有居民樓是單體樓小公寓,沒有設置廚房,就配送裝滿即食食品的物資包,根據群眾需要提供保障。
9個鎮街高風險區域老舊小區有2000多戶困難群眾,為解他們的燃眉之急,南岸區文明辦牽頭,統籌重慶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建集團重慶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等文明單位捐贈了價值60萬元款物,為這些困難群眾送去急需物資;全區累計281個各級文明單位紛紛響應號召,組織幹部職工下沉社區、小區投身抗疫一線,就近就便關心幫助困難群眾。
建方艙、保供電、穩生産
11月22日18點,渝北區方艙醫院順利交付。這個由全國文明單位、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援建的方艙醫院,從建設到投用僅用時4天。
11月19日19點,該公司接到援建渝北區方艙醫院的任務;21點,援建現場就地成立黨員先鋒隊,吹響集結號;20日凌晨2點,大批管理人員、技術工人以及14&機械設備、建設物資、防疫物資、後勤保障物資陸續進場。
怡置招商上東匯項目生産經理張博燦是最早進駐建設現場的,當天他本來封控在家陪着8個月身孕的妻子過生日,接到組織緊急通知,他迅速到達建設現場,“早一天建成,早一天收治病患。”
6小時完成施工圖和方案設計,9小時完成地坪施工,24小時完成水電安裝,18小時完成隔斷搭建,10小時完成病床安裝、場地清掃工作……在此次大戰大考面前,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先後組織800餘人投入3個方艙醫院建設、2個臨時隔離點改造,爭分奪秒守好防疫“大門”,築牢安全屏障。
近段時間,市民網購物資、居家辦公、學生網課等,生活用電需求增大。11月23日,全市最大負荷近1300萬千瓦,最大供電能力1500萬千瓦左右,電力供應正常。國網重慶電力加強管理,對應急指揮、電力調度、搶險檢修等保供關鍵崗位人員,採取封閉管理、“兩點一線”、不見面交接班等防控措施,確保生産經營運轉有序,全力守住疫情防線。同時,全域部署300余支搶修隊伍,全天候做好應急搶修準備。
為保産增氣,中國石油川東鑽探公司3000余名員工堅守崗位,奮戰一線,保障40余口天然氣井的正常生産;10余名黨員幹部主動投身志願服務隊伍,6支鑽井隊伍做好防疫措施下,為附近居民配送生活物資,為群眾排憂解難。
積極行動支援抗疫一線
連日來,重慶新華書店集團號召中心城區黨員幹部參與疫情防控,335人下沉一線服務群眾;各區縣新華書店也按照防疫要求,積極參與防疫工作,數百人陸續參與核酸檢測、維持秩序、物資運送、門崗值守、信息排查等抗疫工作,讓“新華紅”飄揚在戰疫一線。
不止是他們,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立即行動起來——
“作為在重慶工作多年的北京人,希望自己可以幫助這座城市早點回歸正軌。”中建二局西南公司職工吳彤積極參與所在社區物資配送工作,打通配送“最後一公里”,讓附近居民足不出戶也有生活保障。
“我是黨員,算我一個!”在沙坪壩區物流園區,剛畢業的職工董天鴻在本輪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亮出黨員身份,全力協助醫護人員,連續7天助力園區上萬名工友快速完成核酸檢測。
捐款捐物助力打贏疫情殲滅戰
11月22日,市級文明單位、智飛生物向重慶光彩事業基金會捐贈500萬元,支持全市抗疫保供,助力重慶打贏疫情殲滅戰。
面對變異株的流行,智飛生物加大研發力度,加速第二代重組新冠疫苗——Omicron-Delta株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的研發進程。11月7日,智飛生物第二代重組新冠疫苗啟動國際臨床試驗。與第一代重組新冠疫苗相比,第二代重組新冠疫苗覆蓋了目前廣泛流行的Omicron亞變種,能夠引發更強更廣泛的免疫反應。
11月15日,全國文明單位、重慶巨成集團通過重慶市慈善總會,向南岸區慈善會捐款30萬元現金,用於支持南岸區防疫抗疫工作。
目前,全市文明單位捐款金額達2062.64萬元,同時帶動社會企業捐贈物資價值超過1000萬,截至記者發稿,捐款金額仍在增長。(記者 張莎 實習生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