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第一資源”轉化為“第一動力”。近年來,我市聚焦科技工作者急難愁盼問題和制約創新創造的關鍵堵點,竭力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營造“近悅遠來”的良好創新生態,激活科技創新活力。
11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第二次重慶市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結果,2019年,重慶市科技工作者總量為235.87萬人。與2016年相比,增長近54萬人,年均增長9.12%。按照該趨勢預測,2022年重慶市科技工作者總量將達到290萬人。
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
讓科研人員放開手腳搞成果轉化
超長的油氣管道如果發生漏油漏氣情況,如何在第一時間獲知?如何快速確定具體漏油漏氣的點位?如何快速監測第三方施工或地形變化對油氣管道造成的影響?重慶大學朱濤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光纖多維智能感知技術,為這一系列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今年,得益於重慶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朱濤教授團隊通過重慶大學探索實施的“權益讓渡”新模式,用成果作價入股和融資,共投入5600萬元,推動該成果走向産業化。這也是目前重慶大學金額最大的成果權益讓渡轉化項目。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實現創新價值。為了讓科研人員放開手腳搞轉化,我市10部門聯合&&了《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遴選了20家單位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通過大力推行改革試點,進一步調動了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讓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進一步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例如,去年底,重慶理工大學周志明教授團隊研發出新型納米涂層技術,通過作價入股及現金入股,與浙江一家企業合作成立了重慶合創納米科技公司,成為重慶理工大學實行科技成果完全賦權的首個案例。
今年,周志明教授團隊研發的鋁合金輕量化設計及製造技術經學校完全賦權後,他們與多家企業聯合成立了重慶明理雲輕量化技術研究院,開展汽摩零部件輕量化技術研發。
“短短時間,同一科研團隊的兩項職務科技成果先後得到賦權,還成功創辦了科技企業,可以説,科研人員推動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將越來越高。”重慶理工大學産學研合作辦公室主任宋林琳説。
持續開展“減負行動”
讓科研人員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
“以前申請科研項目,要寫20多頁的項目申報書、30多頁的預算申報書,花費大量精力。現在申報書僅在10頁以內,大大提高了申報效率和質量,讓科研人員有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處相關負責人&&。
據了解,為了真正給科研人員松綁,把他們從繁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簡稱科研人員“減負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
比如,在科研管理機制上以信任為前提,在項目組織管理上綜合運用“賽馬制”等方式,形成良性競爭氛圍;將立項周期由一般不少於90天縮短至10天左右;免除項目預算編制,取消項目預算評審,取消結題財務驗收等。
為進一步解決科學研究路徑不確定性和經費管理具體化之間的矛盾,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我市還在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全面推行“負面清單+包乾制”改革,即無需編制項目經費預算,經費支出不設定科目和具體比例限制等,讓“打醬油的錢可以用來買醋”。
此外,我市還開展了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全面清理、整改工作中涉及“四唯”的有關做法。在項目立項評審和結題驗收上,不簡單把論文、獎項等作為評價重點和必要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發揮青年科技生力軍作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我市去年新修訂的《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明確,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40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作為負責人承擔項目的比例一般不低於70%。設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博士後科研人員自主開展探索性、原創性研究,每個項目財政資助最高10萬元。以培育國家高層次人才為目標,設立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標準由過去的每項50萬元增加至每項最高100萬元。
據統計,新修訂的《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施行以來,我市累計有80%以上的一般項目、407個博士後項目、70個市傑青項目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了支持。
安居生活上關心照顧
讓科研人員解除後顧之憂
清安儲能技術(重慶)有限公司CEO李德勝是西部(重慶)科學城“金鳳凰”領軍人才,到科學城創業已有一年多時間。
一直以來,他都想把全家人的戶籍遷至科學城,但因為工作十分繁忙,沒有時間去了解和辦理相關事項。
今年上半年,得益於西部(重慶)科學城英才服務港正式投用,在“人才管家”幫助下,李德勝通過“金鳳凰人才碼”線上辦理,很輕鬆地就完成了落戶申請,“很方便,節約了大量時間!”
據了解,西部(重慶)科學城英才服務港線上以“金鳳凰人才碼”與重慶高新區“渝快辦”為依託,線下以重慶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人才和就業服務專區為依託,推動“線上服務入網,線下服務進港”,實現了人才服務“一站式”快捷辦、“網上+掌上+碼上+線上”智慧辦。
“在安居生活上關心照顧,把好事實事辦到科研人員心坎上,才能更好地增強他們在渝創新創業的信心和動力。”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我市持續開展“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行動,整合了68項公共服務、政策服務、市場服務事項,通過打造“網上辦、掌上辦、線上辦”的英才服務港,提檔升級重慶英才“渝快辦”,讓科技工作者可通過電話、網站、微信、&&四種方式直接辦理相關事務。
“這些舉措為我們解除了後顧之憂,讓我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重慶大學青年教授羅陽説。
記者 張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