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鄉村振興如何澆築“數字底座”?智博會騰訊展區提供樣本
2022年08月22日 16:50 來源: 華龍網

智博會騰訊展區。騰訊供圖

  智博會騰訊展區。騰訊供圖

  鄉村振興,如何澆築“數字底座”?在8月22日開幕的2022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上,騰訊展區文化&SSV(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模塊提供了樣本。

騰訊雲RayData。騰訊供圖

  騰訊雲RayData。騰訊供圖

  數字技術為鄉村産業插上“雲”翅膀

  進入騰訊展區,一座還原酉陽縣何家岩村水稻種植基地的模型,展示着騰訊在鄉村振興領域探索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成果。

  參觀者可以掃描進入“何家岩雲稻米”小程序,認養一平方米農田,一鍵成為“農場主”。在稻米生長期內,“農場主”可以隨時通過手機觀看慢直播,查看土地墑情周報,欣賞獨具魅力的梯田風光,收穫一份稻米從種到收的農耕體驗。由酉陽縣與騰訊合作打造的“何家岩雲稻米”項目第一期將38314平米稻田搬上雲端,30小時內全部認養完畢,助力貢米銷售金額36.97萬元。

  “何家岩雲稻米”小程序是酉陽共富鄉村建設試點項目的新探索。2021年,騰訊首個共富鄉村建設試點在重慶酉陽縣落地,以花田鄉何家岩村為核心示範區,探索數字技術支撐下的可持續鄉村建設模式。

  而在巫溪,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智慧助老整體方案正逐步落地,涵蓋智慧養老AI守護産品“隱形護理員”、聯合騰訊微保創新推出的“長者意外險”、銀發守護卡等科技助老公益産品和服務,同時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醫療陪護服務和社區公益活動,打造智慧化養老服務平台,助力建設立體多維的鄉村智慧養老服務體系。

參觀者與石刻造像數字模型互動。騰訊供圖

  參觀者與石刻造像數字模型互動。騰訊供圖

  傳承優秀文化,讓歷史“活起來”

  在騰訊光子探索實驗室展&前,以領先行業標準的照掃技術完成的大足石刻數字模型,吸引着眾多參觀者駐足。參觀者可以通過手勢互動等裝置,多角度與石刻造像互動,領略大足石刻的細節和高超的雕刻藝術。

  此外,騰訊游戲光子工作室群旗下的一款卡牌競技游戲《英雄殺》,圍繞“一石一刻造英雄”的主題,在游戲內將大足石刻建造和傳承的歷程與游戲的闖關玩法、劇情相結合,用更生動的數字內容形態,講好大足石刻的故事。

  數字內容與線下文旅産業結合,也為鄉村文化産業帶來新活力。在展區內,參觀者可以掃碼預約《手工星球》酉陽主題小游戲,體驗定制開發的酉陽數字孿生場景,了解酉陽土苗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以及國家級非遺文化,感知、體驗“數字桃花源”的魅力。

實時數字孿生技術讓交通更“智慧”。騰訊供圖

  實時數字孿生技術讓交通更“智慧”。騰訊供圖

  為鄉村振興匯聚更多公益力量

  在展區內,一個個指示牌串連起解放碑、李子壩、朝天門等地標,帶領參觀者進入2022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2022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是騰訊支持舉辦的全國首個區域性助力鄉村振興專場。4月27日至29日互聯網募捐日期間,共有超過200萬人次參與,上線項目近300個,共計募集資金超過3億元,實現了互聯網公益推動鄉村振興的一次創新性探索。

  去年以來,騰訊分別開展了“耕耘者”振興計劃和“鄉村CEO計劃”,通過構建多層次、系統化的農村教育和人才培育體系,期待為農村打造一支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作為早期探索鄉村振興的綜合性數字化載體,騰訊“為村”平台現在已成為一個用移動互聯網發現鄉村價值的開放平台,縮小“城鄉鴻溝”。視頻號成為新的就業增長動力,通過視頻拍攝、直播帶貨等帶動了全國超1300萬個就業收入崗位。(首席記者 董進)

編輯: 韓夢霖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93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