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老區新貌|産業+電商——重慶秀山隘口鎮“出山”記
2022年06月08日 17:03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6月8日電 題:産業+電商——重慶秀山隘口鎮“出山”記

  新華社記者周聞韜、周文衝

重慶秀山縣隘口鎮紅三軍司令部舊址。新華社記者朱高祥攝

  産業種植面積接近4萬畝;農産品加工廠從無到有,開到25家;硬化路修建達250余公里……重慶市秀山縣隘口鎮人大主席楊勝宿向記者介紹鎮裏近年來發生的變化。

  “隘口鎮鄉村振興以産業發展和農村電商為抓手,形勢喜人。”他説。

  隘口鎮地處重慶、湖南、貴州三省交界處的紅色革命老區重慶秀山縣,因位于狹隘關口之地而得名,境內有紅三軍司令部舊址、倒馬坎戰鬥遺址等多處革命歷史遺跡。過去,由于基礎設施落後、産業結構單一,曾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為了摘掉深貧帽子,隘口鎮從産業發展破題,選定以中藥材、茶葉和核桃為重點發展項目,制定了3個萬畝産業發展目標,成立了11個村集體專業合作社,並依托全縣農村電商發展基礎,逐漸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體係。

  隘口鎮東坪村黨支部書記葉茂忙碌于中藥材黃精的新産品研發。他大學畢業後在秀山縣一家中藥材公司工作,得知家鄉産業發展面臨困境,決定回鄉發展中藥材産業,並向村民們免費提供了自費採購的10萬余株黃精種苗,主動到府講解中藥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傳授培訓經驗和技術。如今,東坪村種植黃精達500畝。同時,在産品深加工上做文章,聯合農業科技公司建起了加工車間,生産黃精酒、果脯等産品,使産品附加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葉茂正在查看黃精長勢。新華社記者朱高祥攝

  “只有發展産業,村民們才能有穩定的收入,才會更有勁頭。”葉茂説。

  “90後”何江華是隘口鎮規模最大電商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公司專門收購當地土特産,年銷售額超過2700萬元。

  何江華説,過去當地土特産很難賣到山外去,市場和農戶之間缺一個“中間商”,自己看到了這個商機。

  他在鎮上報名參加了一個月的鄉村電商人才培訓班,之後和培訓班的兩個同學湊了3萬元創辦了電商公司。積攢經驗後,2019年3人又成立了山水隘口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從隘口鎮11個村社及周邊鄉鎮收集各類土特産。當地産的金絲皇菊、大米、土雞蛋一“上網”,就成了“搶手貨”,供不應求。

  走進隘口鄉村扶貧産業園,寬敞明亮的電商展示大廳內,各種特色農産品琳瑯滿目;電商人才培訓室很是熱鬧,助力電商人才培訓和網店孵化……記者了解,為了讓更多優質農産品走出大山,當地建成了隘口鎮電商研發中心,將具有品質優勢的特色農産品商品化、品牌化、市場化。

  隘口鄉村扶貧産業園內展示的特色農産品。新華社記者朱高祥攝

  “電商研發中心項目建成後,産品銷售額逐年上升,促進了當地産業發展,實現了為群眾創收的目標,走上了充滿希望的鄉村振興路。”楊勝宿説。

編輯: 李海嵐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7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