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到2025年 重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將超15%

  新華網重慶3月8日電(韓夢霖)3月7日,《重慶市科普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全市科普事業將在公民科學素質、科普活動、科普人才、科普陣地等方面發力,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與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普服務能力和科學傳播體系。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繼續保持西部領先,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年均開展科普活動5萬場次,全市科普專兼職人員超過10萬人,國家級科普基地達到50家,市級科普基地突破400家,打造科普産業示範基地50個,科普企業突破200家,培育具有全國或區域影響力的科普品牌5—10個。

  對此,《規劃》在重點工作上,將開展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科普基礎設施提質、品牌科普活動提效、科普人才規模倍增、科普資源開放共享、科普産業發展躍升“六大行動”,推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兩翼”齊飛。

  在實施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方面,將以青少年、農民、産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計劃提升帶動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總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注重抓好廣大青少年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提出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同時,將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産、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科普基礎設施提質、品牌科普活動提效、科普人才規模倍增、科普資源開放共享方面,力爭到“十四五”末,國家級科普基地達到50家,市級科普基地突破400家,區縣級科普基地達到1200家。加強科技旅游示範點建設,引導研發50個與科技和科普相關的旅游産品。壯大科普專兼職人才隊伍,全市各行業領域科普專家數量超過500名,全市科普專兼職人員超過10萬人。建立健全科普專業人員職稱評價體系。加強國內外科普交流合作,重點提升川渝兩地科普事業協同發展水平。

  在引導和培育發展科普産業上,將從完善科普産業發展政策、壯大科普産品市場、提升科普産品供給能力等3個方面着手加快培育科普産業。特別是擬研究制定科普産業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探索推動建設科普産業引導基金,引導開發符合科普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鼓勵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科普産品的研發、創作、設計、生産、流通等各個環節,推動重慶搶佔科普事業發展的高地。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5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