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位鐵路職工
無意間拍下這樣一幕畫面:
綠皮火車與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同框”運行。新華網發(宋曹梓瀚 攝)
在綠皮火車不遠處
一列高鐵動車組飛速駛過
構成了春運路上一次穿越時空般的同框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
高鐵和綠皮火車的相遇
換個角度看綠皮火車與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同框”運行。新華網發(宋曹梓瀚 攝)
畫面中
綠皮火車停靠的線路
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高速行駛中的動車組
則是最先進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
同框的發生地
是成渝鐵路上的一座小站
位於重慶市榮昌區的峰高鋪站
站長王光明在峰高鋪站站牌前合影。新華網發(宋曹梓瀚 攝)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
修鐵路
曾是巴蜀百姓的世紀夢想
1903年
時任四川總督錫良
上書奏請自辦川漢鐵路
成渝鐵路是其中重要一部分
但從清末到民國
四川人民等了半個世紀
連一寸鐵軌也沒有等到
新中國成立後
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
只用兩年就完成了鐵路通車
四川百姓説
只有共産黨
才能領導人民走向幸福
畫面中的慢火車
平均時速僅40公里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
設計時速達到350公里
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鐵列車
運行中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
車廂內自動販售機
手機無線充電
可分屏的顯示器
智慧體驗一應俱全
甚至成為網紅“打卡”列車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車廂內部。
今年是
新中國第一路
成渝鐵路通車70周年
成渝高鐵通車後
動車組逐漸替代了慢火車
修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成渝鐵路。
中央提出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後
設計標準更高的成渝中線高鐵也啟動建設
如今
在成渝鐵路上
每天僅有一趟慢火車運行
幾乎成為沿途百姓的旅游專列
行駛在成渝鐵路上的綠皮火車。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在峰高鋪站
“第一路”與“第一速”的相逢
背後是新中國鐵路建設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八縱八橫”高鐵路網
從曾經的圖紙變為了現實
中國鐵路
跨越塞北風區
蜿蜒嶺南山川
馳騁東北雪海
穿梭江南水鄉
開往春天的高鐵列車。
新中國成立之初
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僅2.2萬公里
如今
我國鐵路路網
總里程已超過15萬公里
其中高鐵里程超過4萬公里
甚至成為走向全球的“中國名片”
高鐵列車在動車所內整齊排列。
按照規劃
全國今年預計還將
開通高鐵總里程超1900公里
我們相信
下一個春運
回家之路定會更通暢
文|王龍博 陳艷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