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李應蘭:江津高質量建設同城化發展先行區
2022年01月19日 11:11 來源: 新華網

圖為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新華網重慶1月19日電(陶玉蓮)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之一的江津將如何做?日前,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接受新華網專訪時&&,江津將從“基礎設施同城化、産業全面發展局部領先、基本公共服務同水平發展”三個維度抓落實,高質量建設同城化發展先行區。

  李應蘭&&,江津正加緊建設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幹道,爭取實現與重慶中心城區半小時通行目標。目前,江津規上工業總産值位居重慶主城都市區前三位,在教育、醫療、體育、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應與中心城區同水平發展。圍繞高質量建設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江津正抓緊建設“五地一城”,“五地”即:科技創新基地、內陸開放前沿和陸港型綜合物流基地、先進製造業基地、鄉村振興示範地、休閒旅游勝地;“一城”,即宜居城市。

據介紹,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佔地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未來,江津區將堅持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打造特色鮮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創新基地。

“江津未來最大的變量就在臨港産業城,就在能否把珞璜臨港産業城建成大範圍的開放平台,與中歐班列(成渝)、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連接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李應蘭在專訪中稱,江津綜保區所在的江津珞璜片區是我國內陸為數不多具備條件做轉口貿易的地方,它不僅是江津對外開放的平台,還應當是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

  統計數據顯示,製造業增加值佔江津區生産總值近47%,江津區研究制定了“五個倍增計劃”,抓存量企業轉型升級,形成增值貢獻,並通過配套企業集群招商等方式抓好增量。

  2021年,江津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2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1600億元,農業總産值和增加值連續多年居重慶第一。李應蘭&&,江津雙福國際農貿城去年交易額達到了370億元。依託雙福國際農貿城等專業市場,江津要承擔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生活服務基地”的角色,為市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服務。

  江津是長江入渝的第一城,江津石蟆鎮是長江入渝的第一鎮,有聶榮臻元帥故居、重慶影視城(江津白沙)、四面山等豐富旅游資源。在産業規劃上,江津嚴格執行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未來,將依託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休閒旅游勝地。李應蘭&&,市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水質改善了,長江江津段、綦江河江津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

  江津和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接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瀘永江示範區”,即瀘州、永川和江津,下一步三地將聯合確定示範區建設方案,不僅是産業互動,在生態共治、交通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也將協力合作。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27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