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奮進中的高新産業 手尖上的華彩龍燈——解碼銅梁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13日 14:16 來源: 新華網

精鴻益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衝壓車床。新華網發(胡夢雪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13日電(陳雨 實習生 胡夢雪)2020年5月,銅梁被明確為4個“橋頭堡”城市之一。近日,“當好‘橋頭堡’ 構建增長極”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重慶市銅梁區,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銅梁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經驗做法。

  搶抓時機 壯筋骨興産業

  銅梁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銅梁高新區”)是銅梁區的“産業高地”之一。銅梁高新區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目前已有入駐企業630家,擁有89家高新技術企業、360家科技型企業。

  此次採訪團走訪的重慶精鴻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鴻益)就是位於重慶市銅梁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一家高新企業。

  自動拋光機、壓鑄機、自動化衝床……走進精鴻益廠房裏,各種器械正有序的運作。當原材料自動送入易鍛精機,隨着機器的自動化操作,一個完整的、一體化零部件就製作完畢。

  “隨着機械化的運用,以前17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僅用3個人就可以完成,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精鴻益總經理趙兵介紹,企業主要致力於安防設備與NB電腦配件的精密衝壓件與壓鑄件生産,項目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4億元。

  此外,為促進企業快速發展,銅梁區還大力簡化辦事流程,為企業經營“加速”。

  據了解,近年來銅梁區推行行政審批流程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全區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1409項,進駐大廳事項共1382項,進駐比例為97.5%;並且推進系列改革措施,一窗綜辦、一件事一次辦、承諾制信任審批模式等多項舉措,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政務服務助力産業發展提速增效。

銅梁區市民服務和營商環境促進中心智能政務一體化終端。新華網發(胡夢雪 攝)

  智治賦能 創新社會治理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中,社會治理也是重要的一環。

  “通過高空瞭望鏡頭,隨時監控主要林區森林火險,一旦發現可以迅速調度各級應急搶險力量,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銅梁區社會治理創新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塊電子顯示屏就可以隨時查看所有的監控視頻。

  銅梁區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網格化管理,構建社會治理“一盤棋”格局,將治理體系變成體系治理。

  通過整合下沉基層的網格員、協管員、調解員等7類人員,建成平安員隊伍,由區指揮中心統一管理,實現人在一個口子管、事在一個口子辦;資源整合,實現多網合一,建成“天網”系統,建立社會治理大數據庫,接入公安、校園安保、城管、交通等多個職能部門信息數據,實現目標數據一鍵抓取、立體成像。

  同時,整合開發矛盾糾紛調處、安全生産、應急搶險、公共安全、案件偵辦、城市管理、生態環保、企業解難、扶危濟困、特殊人群管控等10大重點工作應用模塊,通過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網格化服務管理、矛盾糾紛聯動聯調,形成“集團作戰”,24小時受理群眾、企業反映的各類訴求。

玉皇村龍燈彩扎基地,工人們正在製作燈籠。新華網發(胡夢雪 攝)

  龍燈彩扎 助推鄉村振興

  一千多年前,龍舞在銅梁興起,歷經歲月淬煉,在傳承與發展中享譽世界,曾四度進京獻禮國慶,游歷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結合鄉村振興及脫貧攻堅戰略,銅梁區大力發展龍燈彩扎技藝及基地建設。

  走進銅梁區玉皇村龍燈彩扎基地,各式各樣的龍燈成品映入眼簾,工人有的在編扎彩龍,有的在扎制龍燈,有的正對成型的龍燈産品進行彩繪。

  “在玉皇村,附近村民以計件的方式製作龍燈,在家實現就業的的同時,也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製作手藝。”基地工作人員介紹,玉皇村龍燈彩扎基地解決了城區及附近村(鎮)20餘人就業,預期年生産燈籠(宮燈)10萬個,景觀燈組、龍舞道具等100余件,産值約400萬元。

  此外,依託龍燈彩扎基地,銅梁區積極開展龍燈彩扎技藝培訓。目前,已組織4期龍燈彩扎技能培訓,培養了彩扎人員400余名,解決農村及城鎮就業人員近700人,其中貧困人口100餘人。

  據悉,目前銅梁區6個基地和2個車間生産製作的龍燈産品不僅滿足銅梁本地消費需要,還遠銷廣東等其他省市。2020年,龍燈彩扎基地全年實現産值近2000萬元,村民實現務工收入近100萬元,其中貧困戶務工收入約40萬元。

編輯: 韓夢霖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15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