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鐘南山點讚背後 重慶“四項機制”實現1個潛伏期控制疫情
2021年11月22日 09:20 來源: 華龍網

  鐘南山院士視頻點讚重慶疫情防控。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重慶11月2日發生本地疫情,17日實現“全域低風險”。

  20日的重慶英才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點讚重慶疫情防控成效,並向醫護人員致敬。

  重慶本輪疫情何以在兩周左右得到控制?21日,記者從重慶市衞生健康委獲悉,重慶正是通過“四項機制”,實現在1個潛伏期控制住疫情的目標。

  11月2日,重慶九龍坡區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晚巴南區八公里開展核酸檢測。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30+1+1”

  疫情發生後的快速反應機制

  這是一支特殊的隊伍,重慶市級常態化疫情防控快反小組。這支隊伍的時間觀念是——疫情發生後,30分鐘快速響應,1小時抵達現場,1小時指揮調度。

  11月2日6時,重慶報告1例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標本。不到30分鐘,快反小組24小時值守隊伍就已出發趕赴現場。

  在時間上要求上,這支快反小組在疫情發生後重慶中心城區內,1小時內抵達現場;主城新區、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等地,相應區域的快反小組2小時內抵達現場。

  此外,重慶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還要求在1小時內指揮調度,激活應急響應機制。重慶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市級分管負責人趕赴現場並坐陣指揮,涉疫區縣“一把手”靠前指揮。

  “鎖+錨+判”

  流調溯源的數據分析機制

  寒風中睡着的流調員。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11月3日,重慶一個在寒風中睡着的“90後”姑娘,讓網友心疼了一把。

  她叫羅琳,一名流調員。從2日發現首個確診病例後,她和同事們就開啟了“不眠不休”的工作模式。

  重慶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在流調溯源上,以流調數據快速鎖定密接人群,以大數據系統精準錨定風險人群,以5張表精準判定疫情發展形勢。

  流調員的工作有多緊張?

  ——1個病例、1個流調小組,2小時到現場,4小時內完成核心信息調查,24小時完成感染者居住場所、工作場所、家庭成員關係等情況調查,由此快速鎖定密接人群。

  辦公室裏,數據分析人員同樣開啟“不眠不休”的工作模式。流調員採集回來的信息,被輸入一個智能應用系統,經過精準計算,重慶就實現了對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密接人群活動軌跡的“全鏈條追蹤”。

  本輪疫情中,重慶累計搭建專題數據庫26個,比對核查專題模型50個。

  此外,重慶通過建立《各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在渝密接、次密接排查檢測管控表》《外省涉渝病例在渝密接、次密接排查檢測管控表》&賬等“五張表”,精準判斷疫情發展形勢。

11月16日,沙坪壩某隔離點,解除隔離人員與醫護人員道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11月16日,沙坪壩某隔離點,解除隔離人員與醫護人員道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防輸入防外溢防擴散

  阻斷傳播堅持協查管控機制

  “我的渝康碼變黃了咋個辦?”

  “不要慌,先報告社區……”

  過去兩周裏,重慶康美街道的工作人員這樣回復諮詢電話。

  為防輸入,本輪疫情中,重慶升級“渝康碼”系統,以紅、黃、綠“三色碼”對在渝人員分類賦碼管理。其中,對境內高、中風險區所在地市來渝返渝人員賦“黃碼”,要求其掃“社區報告二維碼”填報個人信息。由此,重慶實現涉疫重點人員“入渝能發現、軌跡能預警、態勢能把控”。

  為防外溢,重慶倡導市民“非必要不離渝”,對已離渝的風險人群,第一時間推送風險人群到達當地省市,形成協查閉環。此次疫情中,重慶已向相關省市推送疫情協查信息900余條,推送區縣流調協作請求23條。

  為防擴散,重慶針對流調掌握的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活動軌跡,要求相關區縣第一時間發出區域協查函。市級流調隊伍全鏈條串聯“所有時間點、空間點”,確保“無時間縫隙、無空間漏洞”。

11月19日,重慶本次疫情首例治愈的新冠病毒確診者出院。重慶市衛健委供圖

  11月19日,重慶本次疫情首例治愈的新冠病毒確診者出院。重慶市衛健委供圖

  “精準+溫情”

  人文關懷機制讓防控“暖暖的”

  11月7日,一位4歲確診女孩讓許多市民揪心。

  “她今天吃的是番茄炒雞蛋、土豆炒肉絲,小朋友胃口很好……”重慶市公衛中心李佩波這番話,讓市民心頭暖融融。

  救治的溫情,讓人暖心。

  重慶本輪疫情中,共有2例兒童病例,一個4歲確診患者,一個僅2歲為無症狀感染者。兩個孩子分別被安排與兩位母親(無症狀感染者)同住一間病房,愛心兒童餐、兒童玩具、獎勵寶貝喝藥的小紅花……都安排上了。

  11月2日以後,重慶61家核酸檢測機構24小時上班。

  核酸檢測的精準,讓人放心。

  重慶市衛健委認為,核酸檢測不該搞“一刀切”和“大運動”。因此,重慶圍繞重點地區採取多輪、多試劑方式開展核酸檢測;以重點地區為中心,適當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其餘人員則可就近選擇檢測機構,保障“願檢盡檢”。

  本輪疫情中,重慶精準鎖定21個區縣涉及的231萬人,就近布點開展核酸檢測,派出7200余名醫護人員支援區縣。

  抗疫是一場硬仗,也是“閉卷考試”。

  重慶市衞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今後,重慶將堅持發揮快速反應、數據分析、協查管控、人文關懷“四大機制”的作用,繼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連肖/文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