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走進鄉村看小康|苕粉車間加工忙 鄉村振興有“薯”光
2021年11月17日 15:05 來源: 新華網

挂晾苕粉皮。新華網發(廖唯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17日電(曹妤 廖唯 閔朋飛)初冬時節,隨着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30萬畝紅薯喜獲豐收,全縣各紅薯加工企業和農戶也陸續開始加工製作苕粉。

  在彭水龍須晶絲苕粉有限公司生産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鮮紅薯進行清洗、粉碎、過濾、蒸煮、切絲、挂曬、包裝等,加緊製作晶絲苕粉,趕制訂單。

  “今年公司采收紅薯8000噸左右,其中收購農戶的紅薯6000噸,涉及全鎮農戶600余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公司相關負責人鄭軍&&,除了銷往全國各地外,晶絲苕粉還出口英國、韓國、阿聯酋等國家,今年銷售額將突破2200萬元。

  彭水地處重慶西南武陵山區,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空氣質量優良,種植紅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彭水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彭水紅薯種植面積達30萬畝,39個鄉鎮街道的覆蓋率達100%。基地重點鄉鎮22個,種植農戶達8.7萬戶39.15萬人。

  今年來,該縣持續全面推廣“兩推兩增”關鍵技術,即全面推廣優質高效品種、高箱起壟栽培技術和增密壯苗早栽、增鉀配方施肥技術,逐步淘汰老品種,大力推廣新品種,同時採取配方施肥和先進的栽培技術,使得今年紅薯産量相比往年有較為明顯提升,全縣可采收紅薯46萬噸,較去年增加3萬噸左右。

  彭水人喜食紅苕粉,紅薯加工取粉在彭水已有200餘年歷史,全縣皆有手工製作。彭水苕粉是由傳統工藝加工而成,在保持紅薯原有的營養成份的基礎上,使其口感柔和、味道鮮美,入口滑而不膩。

  如今,苕粉加工已是彭水重要産業之一,“彭水晶絲苕粉”成為彭水的地標品牌,馳名國內,遠銷海外。目前全縣共有紅薯加工企業28家,其中年加工能力1萬噸以上企業4家,加工大戶200家,可生産澱粉2.5萬噸、苕粉1萬噸,實現農業産值5.65億元。

忙碌的蒸煮車間。新華網發(廖唯 攝)

挂晾苕粉皮。新華網發(廖唯 攝)

苕粉皮切絲後挂曬風乾。新華網發(廖唯 攝)

成品晶絲苕粉裝箱銷售。新華網發(廖唯 攝)

編輯: 曹妤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6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