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走進鄉村看小康丨小小花椒將“好生態”變成“金飯碗”
2021年10月20日 17:4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0月20日電(陶玉蓮 劉星欣 袁方)重慶江津是“中國花椒之鄉”,小小一粒花椒,既是代表江津的重量級名片,也是江津重要的富農産業。江津區先鋒鎮是中國青花椒源産地之一,曾獲“九葉青花椒原産地保護”稱號。依託森林、“富硒”等資源,這裡的“好生態”變成了“金飯碗”。

圖為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鎮。新華網發

  小花椒做出大産業

  花椒種植初期,花椒産業僅以粗加工為主,産品附加值低,如遇雨天無法及時曬乾花椒,品質將大大降低,曾一度導致花椒價格連年下跌,嚴重制約了花椒産業良性發展。

  近年來,江津持續做大做強花椒産業,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推進花椒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在先鋒鎮建立全國花椒綜合交易中心,實現花椒産業生産經營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示範。同時,花椒綜合交易中心周邊規劃布局2平方公里以花椒精深加工為主的企業創業基地。先鋒鎮還圍繞花椒産業開設了花椒醫院、農資店等技術服務中心71處,培育出1100余名技術骨幹服務於全國青花椒産區。全鎮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大戶+農戶”的利益共享模式,培育了重慶驕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市江津區豐源花椒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龍頭企業。

  隨着花椒産業不斷壯大,椒農又依附花椒産業優勢,在苗圃種植、管理、采收採購、加工銷售、技術輸出方面創業致富。

  目前,花椒産業帶動鎮域400余戶、區內300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帶動重慶市其他區縣發展花椒40萬餘畝,帶動貴州、雲南、四川等貧困地區發展花椒産業200萬餘畝,實現“小小花椒樹致富大産業”的目標。“江津花椒在全國都有話語權,作為椒農我心裏特別自豪。”江津區先鋒鎮麻柳村民周常開説。

  先鋒鎮還積極探索實施股權化改革,既解決農業企業發展資金難問題,又為項目所在村家庭增加了收入,達到“幫扶農業企業”“貧困戶脫貧”雙贏效果。2020年,先鋒鎮幹花椒産量1.95萬噸,農民人均收入1.8萬元。

圖為重慶市江津區“花椒之鄉”品牌。新華網發

  把“好生態”變成“金飯碗”

  憑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江津區正着力打造以“椒”為核心的文化聚集品牌、以“吃”為核心的商貿旅游品牌,積極引進餐飲企業入駐先鋒鎮鶴山坪,打造椒園人家,提升先鋒鎮鄉村旅游體驗。

  目前,先鋒鎮正着力打造“兩園一帶”鄉村旅游,依託麻柳、保坪現代農業核心區,依託香草美麗鄉村、家庭農場,建成金沙寨家庭農場體驗園;依託筍溪河自然風光,打造筍溪河觀光帶,大力發展星級農家樂,不斷推進鶴山坪鄉村旅游休閒園建成,逐步形成了吃住游玩於一體的鄉村旅游基地。如今,以先鋒花椒雞為特色菜的餐館數量達到近百家,花椒雞作為江津名菜遠近聞名,年吸引游客18萬人。

  此外,觀光采摘節、稻田音樂節、農耕文化體驗等主題內涵多元、節慶舉辦常態、産業延伸互動的文、體、旅、農融合品牌活動也在該鎮定期舉辦,還有“農民豐收節田園運動會”、椒鄉文化藝術節“一鎮一品”特色文化活動,豐富生態旅游內容。

  為更好地把“好生態”變成“金飯碗”,江津區還依託江津森林、“富硒”等資源,發揮“富硒”“長壽”“花椒”“鄉建”“人文”優勢,建成先鋒“生態品牌”,把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動能。

編輯: 劉文靜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77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