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藏糧於技,走進雜交水稻育種重點實驗室
2021年10月16日 08:06 來源: 新華網


雜交水稻育種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歐陽傑和他的助手在田間地頭研究水稻生長情況。新華網 耿駿宇 攝

  “藏糧於技”是中國糧食豐收的密碼之一,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位於重慶市墊江縣的雜交水稻育種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承擔着開展水稻新材料創制、品種培育、育種方法和技術研究,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評價、保存、利用,優異基因資源發掘篩選的職能。在這座實驗室裏,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水稻專家們,長期以來躬身在田間地頭和實驗室裏,扎根科研攻關第一線,研究出更加優異的稻種,默默地為重慶水稻品種、産量與品質的提升,以及糧食安全和群眾的飲食健康貢獻着光和熱。據實驗室副主任歐陽傑介紹,雜交水稻育種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從成立到現在,先後培育審定了神農優、神9優系列雜交水稻品種13個(其中國審品種6個),優質雜交水稻“神農優228” 榮獲首屆中國優質稻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神9優28具有重金屬鎘低吸附特性,被推薦為2021年重慶市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品種。

  在實驗室裏,歐陽傑和助手正在進行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的實驗。據歐陽傑介紹,長期以來,重慶稻米種植因為受天氣等原因影響,導致米質不好。近年來研究室開展研究攻關,以神農優446為代表的稻米實現了稻瘟病抗性一級和稻米品質國頒一級的“雙一級”。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圖為歐陽傑團隊正在使用稻米外觀品質測定儀對稻米的外觀品質進行分析。歐陽傑&&,隨着社會生産力的不斷發展,在市場和生産的要求下,需要科技工作者研究出更加優異的稻種。目前實驗室在重點研究兩款稻穀,一種是適宜糖尿病人食用的高抗性澱粉稻米,另一種是適宜腎病患者的低谷蛋白水稻品種。新華網 耿俊宇 攝

  圖為歐陽傑的助手完成外觀品質分析後回收樣品。重慶一直是全國稻米品質改良難度最大的稻區之一,在眾多農業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培育出了適應重慶稻區氣候環境的優質水稻品種。新華網 耿俊宇 攝

  圖為雜交水稻育種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內的水稻樣品。推動鄉村産業振興,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持。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重慶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過60%。新華網 耿俊宇 攝

  重慶雜交水稻育種重點實驗室內,歐陽傑團隊正通過相關設備對樣品內的重金屬含量進行測定。藏糧於技,在這座實驗室裏得以體現。新華網 耿俊宇 攝

  圖為雜交水稻育種重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歐陽傑和他的助手在田間地頭進行交流。他們的工作,就是在泥土中發現水稻生長的“重慶密碼”。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實驗室位於重慶市墊江縣的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內。10月中旬,從空中航拍,大片的稻田已經收割,喜獲豐收,這背後,離不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付出與努力。新華網 耿駿宇 攝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6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