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楊淑君、鮑赫、李春宇)62196名觀眾!8日晚,國家體育場“鳥巢”燈光璀璨、歡呼陣陣。在此舉辦的2025年王者榮耀職業聯賽(KPL)年度總決賽,創下了“現場觀眾人數最多的單場電競賽事”吉尼斯紀錄。火爆的賽事不僅“點燃”粉絲熱情,也為北京注入消費新動能。

11月8日晚,賽事結束後觀眾離開“鳥巢”。新華社記者 鮑赫 攝
“在‘鳥巢’和幾萬人一起吶喊,這種沉浸感是任何屏幕都不能比的。這有點青春的‘儀式感’!”來自北京、天津的三位男生身着統一服裝,臉上貼着支持戰隊的LOGO貼紙,言語間滿是興奮。
這是KPL年度總決賽連續第二年在北京舉行。2024年KPL年度總決賽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吸引超過3萬名觀眾現場觀賽。作為“電競北京2025”重點品牌活動,今年在“鳥巢”舉行的KPL年度總決賽展現出電競産業的帶動效應。
據賽事主辦方介紹,賽事門票分兩批次在多平台發售,分別在15秒和12秒內全部售罄。“這次總決賽超過85%的購票觀眾來自外地,還有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專程前來的。”聯賽負責人、KPL聯盟主席黃承説,本屆總決賽不僅奉獻了一場競技比拼,也創造了被年輕人喜愛的場景,展現出數字文化産業帶動經濟的潛力。
賽事的熱力,從場內持續蔓延至場外。散場後,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景觀大道上人流如織,歡聲笑語不斷。玲瓏塔下的“網紅”涮肉店內,座無虛席,30余張餐桌上熱氣騰騰。“今天差一點就是巔峰對決了,含金量太高了!”意猶未盡的觀眾一邊享受美食,一邊分享觀賽體驗。
本次賽事帶動了“票根經濟”,觀眾持KPL總決賽門票可解鎖亞奧商圈全域專屬優惠,周邊酒店也推出“票根+住宿”定制套餐。總決賽當日,觀眾憑酒店房卡或賽事門票即可免費乘坐粉絲專屬巴士,亞奧商圈周邊的近150家餐飲品牌延時閉店,為觀賽後的觀眾提供“能量補給”。

11月8日晚,賽事結束後觀眾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景觀大道上的餐館就餐。新華社記者 龐元元 攝
“我們從馬來西亞專門飛過來看比賽!”在一家湘菜館的等位區,幾位年輕男孩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其中一名叫阿傑的男生笑着説:“看完比賽大家還想找個地方慶祝一下,場館附近的餐廳特意延長營業時間,太好了。”
在新辰裏(亞運村店),麻辣燙、燒烤、串串香、奶茶店的檔口前圍滿了年輕人。來自上海的李先生説:“從餐廳到美食檔口,到處都是從賽場出來的觀眾,大家有很多共同語言,這種氛圍特別好。”
“演唱會和大型賽事引來了大量年輕有活力的消費者。”新辰裏(亞運村店)負責人崔熙介紹,為應對當晚客流高峰,商場延長營業時間,增加安保和保潔力量,並協調各商戶備足貨源、增派人手。
為了讓更多電競迷沉浸式感受賽事,北京市朝陽區設立北辰薈、北投奧園1314、華貿天地、僑福芳草地、微博IN跨次元引力場、水立方等多個第二觀賽現場。北辰薈8日客流達3.5萬人次,同比增長近60%,環比提升12%;帶動相關銷售達165萬元,同比增長55%,環比增長近40%。
在亞奧商圈主要承載區域外,朝陽大悅城、三里屯太古裏等10余個商業綜合體,也通過票根聯動、首發首秀、特色市集、IP活動等形式,進一步釋放賽事帶來的消費動能。

11月8日晚,賽事結束後觀眾在新辰裏(亞運村店)選擇用餐店舖。新華社記者 鮑赫 攝
“為一場賽事奔赴一座城。”如今,高水平賽事不僅僅是運動員競技的主場,更日益成為觀眾體驗與消費的主場。一場場體育賽事燃動京城,活力從賽場涌向市場。今年“五一”期間在首鋼園區舉辦的北京極限運動匯,以跑酷、體能、冰球等賽事融合市集、餐飲、典藏車展等場景,“圈粉”無數。“十一”期間,中國網球公開賽和WTT中國大滿貫賽激情上演,吸引來自天南地北的球迷齊聚北京。數據顯示,中網整體票房達到8800萬元,綜合消費突破3600萬元。WTT中國大滿貫賽售出門票超8.8萬張,首鋼園日均客流量超13萬人次。
北京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現代體育消費從“單一觀賽”轉向“體驗式消費”,近年來北京借助“賽事+會展”“賽事+潮玩”“賽事+跨界”等多維度挖掘消費潛力,着力打破體育與商務、文旅、科技、娛樂等領域的邊界,將賽事流量有效轉化為持久的經濟增量與城市活力。
從場館內的競技激情到商圈裏的消費熱潮,從外地觀眾的跨城奔赴到本地商業的精準承接……這股由賽事“點燃”的消費活力正持續為城市發展賦能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