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之肺”七里海百鳥翔集-新華網
2025 11/09 09:09:36
來源:北京日報

“京津之肺”七里海百鳥翔集

字體:

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在七里海濕地的漂浮鳥島旁自由翱翔。

  秋冬之際,正是候鳥越冬之時。京津地區最大的自然濕地——素有“京津綠肺”之稱的天津市寧河區七里海濕地提前成了候鳥樂園。

  “今年候鳥越冬不僅時間提前了,候鳥的種類也從2021年的258種增加到目前的308種,創歷史新高。”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韓克武介紹,今年濕地核心區內的北京麋鹿群數量達50多頭,也創下歷史新高。古海岸七里海重現“百鳥翩翩,呦呦鹿鳴”的美景。

  今年10月初,七里海濕地珍稀候鳥的“先頭部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等率先“報到”,比去年提前了近10天。

  由於北方提前轉寒,東北等地區的部分候鳥棲息區因降溫結冰食物減少,東方白鸛、白枕鶴、灰鶴等珍稀鳥類提前落腳七里海濕地。

  遷徙高峰中,數萬隻白琵鷺、反嘴鷸、黑尾塍鷸等“老朋友”如約而至。其中,白琵鷺往年過境數量1500多只,今年已達3000余只,創歷史新高。

  七里海濕地是東亞至西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近年來,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加大濕地生態修復力度,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成為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今年預計將有超60萬隻候鳥遷徙過境。

  “七里海濕地的北京麋鹿今年添丁8頭麋鹿寶寶,個個健健康康,吃嘛嘛香。”每天清晨,當七里海的第一縷陽光穿透晨霧,韓克武總會先走進數字化指揮中心,看著大屏幕上的麋鹿悠閒覓食,心中滿是感慨,如今,七里海濕地的麋鹿數量已突破100頭。

  為了豐富生態系統,還原生態面貌,七里海濕地2011年從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引進了10頭麋鹿。

  隨着七里海濕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麋鹿數量不斷增長,2023年,罕見的白色麋鹿驚現七里海,寧河區特意為白色麋鹿取名“瑤光”,取自“瑤光神鹿”的傳説,代表着智慧、美麗、祥和、安寧,“瑤光”創意系列文創産品也應運而生。

  為壯大七里海麋鹿種群、保護生物多樣性,2024年3月,寧河從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種了一雌一雄兩頭麋鹿,其中雌性麋鹿在七里海順利誕下一頭小麋鹿。麋鹿在寧河健康成長,一切安好。今年3月,寧河區又從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進58頭麋鹿。

  2024年10月,寧河榮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入選“自然城市”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美麗京津冀的生態畫卷。

  “我們發現僅靠灘塗及岸邊植物營造的鳥類生境,難以吸引大量野生鳥類駐足和停歇,很難對重點物種形成針對性保護。”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田秀靜介紹。

  於是,在七里海濕地核心區水域,一座總面積約400平方米的人工島建成,上千隻珍稀候鳥在這裡悠閒棲息,時而自由翱翔,時而散步嬉戲。這座人工建造的漂浮鳥島,包含燕鷗、燕鸻等鳥類築巢繁殖的卵石區、滿足鳥類隱蔽棲息和育雛的水生植物區和方便水鳥覓食的魚巢區。“自從有了鳥島,這裡很快就成了候鳥繁衍生息的新家。鳥島上已有2000余只燕鷗、燕鸻、金眶鸻等珍稀鳥類駐足,搭建有20余個鳥巢,共孵化幼鳥60余只。”田秀靜介紹。(記者 韓梅)

【糾錯】 【責任編輯:杜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