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劉文敏 畢尚宏)日前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發布了包括“人工智能驅動下的鋼鐵質量全流程智慧管控應用”等“北京數字經濟十大標杆應用”,集中展示了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示範成果。
據了解,“人工智能驅動下的鋼鐵質量全流程智慧管控應用”是首鋼推進智能製造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場景。通過構建基於AI機器視覺的智能視覺體系及鋼鐵行業質量管控知識圖譜等,推動鋼鐵製造從人工“經驗驅動”到智能“模型驅動”全流程智慧化升級,有效提升了生産控制精度和質量追溯能力,生産線運轉效率提升21.2%,産品缺陷減少35%,高端鋼材銷量顯著提升。
作為首鋼鋼鐵業全流程智能化體系中的關鍵工序,北京首鋼冷軋薄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冷軋”)以其深度集成的數智化場景,成為這一標杆應用的生動注腳。
走進首鋼冷軋位於北京順義的廠區,數智化圖景在各環節清晰鋪展:無人駕駛天車精準調度,機器臂高效完成精細操作,各項工藝參數在管控中心大屏實時呈現……
首鋼冷軋首席工程師李鳳惠介紹,鋼鐵行業作為流程製造業,首鋼冷軋搭建了覆蓋訂單質量設計到客戶服務全環節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依託雲邊系統架構,構建多個數字化場景,賦能業務變革,並且確保“數出同源、快速共享”。同時,通過知識圖譜將行業的經驗規則數字化,形成知識底座,開發了10個應用場景,實現製造風險自動識別、動態預警和智能推送應對方案,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將“事後管控”轉變成“事前、事中管控”,提升質量管控能力。“我們可以將其看作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工程師。”李鳳惠説。
據悉,首鋼冷軋的數字化轉型堅持“業務人員主導”,項目由業務人員牽頭梳理需求,聯合IT人員共同制定方案,組織開發、上線測試和迭代優化。“智能製造的核心仍是製造,智能化是賦能手段,數字化應成為業務人員新的工作內容。”李鳳惠&&,人工智能技術將極大變革傳統的業務管理模式,深度應用於鋼鐵行業全流程生産優化、質量提升、設備管理、供應鏈與市場協同、綠色低碳等方面,實現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