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都在認真復習,我覺得自己準備還是挺充分的,我報考了北京的一所高校,雖然難度比較大,但我還是信心滿滿!”來自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的考生趙咏恩談及自己的備考情況,難掩自信神情。
12月24日,為期三天的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如期開考。各地根據教育部等三部門的專項部署,採取“一類一策”組考模式,分類設置考場考點,確保“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

12月24日,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考點,考生排隊準備進入考場。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早上7點,在北京大學東南門,前來參加研考的考生已開始陸續進入考點。儘管今晨北京天氣寒冷,但教師志願者們6點半前就到達了考點為考生服務。“請提前出示准考證,刷身份證並刷臉進入考場。”北京大學安保人員在校門口提醒考生。
在陜西西安,西北大學考點是陜西省在今年研究生考試中考生人數最多的考點,僅該校的長安校區就有5400多人應考。天剛濛濛亮,已有一部分考生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來到校園,藉&燈光站在樹下、路旁翻看資料,進行考前最後的衝刺。7時40分過後,他們整理書包、文件袋陸續走進考場……
利用整齊擺放在考務樓門外的人臉識別儀器,隊列整齊的考生摘下口罩“刷臉”,每人只用時幾秒就完成了身份核驗。
“克服一切困難準備了這麼久,我還是希望能發揮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績。”報考西北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的考生屈澤宇告訴記者,今天進校門、進考務樓和進考場的三次身份核驗都很快、很順,監考老師與志願者的服務也很周到,讓他緊張的心情平復了很多,希望後面的考試也可以一直這麼順利。
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考點今年設置了259個考場,共有7645名考生應考,為減少人員聚集,學校將考場分散至不同校區不同區域,同時還準備了隔離衣、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為確保考試順利平安進行,華南理工大學投入近千名工作人員進行監考、保障等工作。
記者在該校五山校區考點看到,參加研考的考生按照指引有序入場應考。

12月24日,在西北大學考點,考生在考場內答題。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首場考試結束,報考北京郵電大學的北京考生薛同學就拿到了提前在學校預訂的午餐,“北京郵電大學推出的訂餐二維碼讓我們外校的考生可以享受訂餐服務,然後到學校指定地方就餐,大大方便了我們應考,非常暖心。”薛同學説。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也將學校的體育館開放給中午沒有地方休息的考生,“近期西安天氣寒冷,考生可以在學校體育館內安心就餐、休息,學校還提供了熱水、薑茶以及共享充電寶等,希望為考生們創造更好的條件,預祝他們都能考出好成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主任呂昆説。
部分考生因故無法回校參加考試,各地為異地借考考生創造條件參加考試。
“我們考點大多數是異地借考考生,共有2671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考點的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學院調集近300名教師參與考務和監考工作,考點共設有96個考場,同時還為4名殘障人士單獨設立考場。
身在廣州的北京體育大學大四學生小陳此次打算考本校的研究生,近期向學校申請了在家鄉廣州的異地借考。“之前因為疫情原因一直在家裏堅持復習備考,不能返京到校內參加考試。開始有些擔心,但學校和相關部門也都在盡力保障我們能順利考試,我自己也會盡力去拼,努力考出好成績。”
據了解,今年遼寧省共安排5151名遼寧考生在30個省份借考,同時接收29個省份的3792名考生在遼寧省借考。陜西在外省借考考生4350名,接收外省考生5737名,安排省內跨市借考考生13798名。
“現在研考競爭比較大,拼得不僅是學習,也有心態。只要我們全力以赴,為夢想而戰,為未來拼搏,就一定能成功!”考生趙咏恩説。
記者:鄭天虹、王瑩、魏夢佳、許祖華、鄭昕
-
傳統文化新活力
2022年10月10日,在北京展覽館,觀眾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第五單元“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展廳拍攝展示代表性非遺作品和文創精品的博古架。
-
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鄭榕逝世
自開始從事戲劇工作以來,鄭榕在北京人藝舞&上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如《膽劍篇》中的伍子胥、《武則天》中的裴炎、《丹心譜》中的方凌軒等。
-
“壩上”小城康保縣追逐“冰”之夢
今年9月建成投用的張家口康保縣全民冰雪體育綜合體,首次迎來國家級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後國內首個冰雪大型賽事、首屆中國冰壺聯賽(張家口康保站)12月16日至25日在這裡舉行。
-
新華全媒+|答好這張特殊“考卷”——直擊北京疫情下的研究生招生考試
24日,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正式開考。考試如何實現“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受到社會關注。
-
中國疾控中心:科學消毒 避開誤區
中國疾控中心給出消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