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全力推動企業穩産達産——北京經開區加速復工復産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郭宇靖、夏子麟
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北京各類生産企業正全力以赴恢復正常生産秩序,加速復工復産。記者日前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採訪看到,一線企業的生産線上員工緊張而忙碌,生産秩序有條不紊。作為北京市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北京經開區正全力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産、穩産達産,保障企業、園區、重大項目正常生産經營,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
走進位於北京經開區的SMC(中國)有限公司二工廠,活塞桿、缸筒、端蓋等氣動元件各部件生産及組裝車間正在開工生産。工作人員拿着手中的表格站在設備屏幕前,核對着當日的生産安排。
“根據國家防控政策的調整,我們也及時調整了防控措施。”SMC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馬清海説,現在生産採用網格化的人員管理,盡量減少網格間的交叉感染,提升到崗率。

在SMC(中國)有限公司二工廠,工作人員在生産工作中。(新華社記者郭宇靖 攝)
在加工車間,剛剛生産出來的活塞桿成品整齊擺放在生産線旁。“由於生産線自動化程度較高,目前一人可以管理10&以上的設備。這個車間的生産線多數都在緊張開工中。”一位現場負責人介紹。
馬清海説,從這幾日情況來看,公司目前生産平穩有序。“我們在經開區指導下細化了生産保障工作方案,通過提供員工宿舍等多種方式確保員工安心到崗工作,也為明年強勁的訂單需求和經濟復蘇做好準備。”
SMC是全球知名的氣動元件製造商,為工業自動化産業生産配套核心零部件,目前在中國有多個生産工廠,2021年SMC中國公司出口總額超過26億元人民幣。馬清海説,受益於國內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高速發展,即便在疫情影響下,今年SMC中國的營業收入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未來公司將繼續在國內擴大投資,還將在北京經開區建立公司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中心。

在SMC(中國)有限公司二工廠,工作人員在生産工作中。(新華社記者郭宇靖 攝)
距離SMC工廠不遠,記者來到了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在實驗車間監控大屏幕上,不同實驗室和生産車間的監控畫面不停切換,實時展示着一線員工的生産過程。
“配液車間、細胞培養室等目前各個生産環節都在高效運轉。”神州細胞副總經理王陽邊展示邊對記者介紹,“本輪疫情以來,經開區管委會積極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第一時間送來了抗原試劑盒等防疫物資,解決一線人員招聘等問題,為企業生産提供了保障。目前一線生産人員幹勁兒十足。”
“目前我們在千方百計地幫助企業進一步擴大産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孔磊説,經開區加緊協調解決員工宿舍、防疫物資保障等一系列企業生産經營中的困難,同時還在落實好國家和北京市助企紓困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區內企業需要&&了8條措施,從支持復工復産、保供保暢、增資擴産、降低經營成本四個維度出發,全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北京經開區規上工業産值環比增長16%,百強企業的復産率已經達到100%,助力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
不設置到崗率上限、不得隨意停工停産、全力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北京已將推進復工復産放在突出位置,幫助企業恢復正常生産節奏。
記者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獲悉,北京經濟發展企穩回升,外資繼續看好,惠企政策力度大,內需市場廣闊,這些“常量”足夠應對各種“變量”,完全有條件有底氣戰勝當前的挑戰。北京將進一步加大對在京企業支持力度,充分激發和保護企業發展活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積蓄更大力量。
-
新華全媒+|寒流疊加新冠,心血管病患者應該如何應對?
冬季是心血管病高發的季節,一些感染容易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病。
-
第五屆中國金融安全論壇舉行 發布多項研究報告
-
聆聽2022|聽,綠意萌動
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白枕鶴(2022年10月18日攝)。
-
哪些人應該打“第四針”疫苗?如何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解答防疫熱點問題
-
新華全媒+|各地因地制宜 保障農村地區群眾就醫用藥需求
當前,為保障好農村地區群眾的就醫用藥,各地各級醫療機構正在優化流程、擴容資源、增加力量,立足於當地實情,實施一系列符合地區實際的暖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