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魏夢佳、陳妤婕)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近日召開2022年學術年會,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學者聚焦新時代、新格局背景下國家發展戰略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務,深入研討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新問題和新路徑。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會議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服務區域協調戰略,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除主論壇外還設置了8個平行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們在線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和教育現代化、科技自立自強與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區域教育協調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等多議題展開研討。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教育要更好回應國家戰略需求,為實施科教興國、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一系列國家戰略提供智力與人才支撐。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作為戰略研究智庫,要不斷提升戰略自覺和視野,從戰略高度深入研究“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在研討中,北京大學教授閔維方深入分析了教育對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協調發展及開放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出了依據新發展理念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夯實五大發展人力資本基礎的政策建議。
在區域教育協調發展和協同發展這一話題上,多位專家&&,通過治理機制創新促進區域間教育要素的合理流動是教育強國建設和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區域教育研究所所長安雪慧&&,促進區域教育協調發展要加強區域戰略統籌,綜合考量市場一體化、區域合作互助、區際利益調節與補償、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數字化影響等多種因素。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認為,科技自立自強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重要前提,高水平的科研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應相互支撐,創新人才培養需要科教協同。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推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着力提升教育質量,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評價機制、管理體制、保障體系改革。
-
傳統文化新活力
2022年10月10日,在北京展覽館,觀眾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第五單元“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展廳拍攝展示代表性非遺作品和文創精品的博古架。
-
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鄭榕逝世
自開始從事戲劇工作以來,鄭榕在北京人藝舞&上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如《膽劍篇》中的伍子胥、《武則天》中的裴炎、《丹心譜》中的方凌軒等。
-
“壩上”小城康保縣追逐“冰”之夢
今年9月建成投用的張家口康保縣全民冰雪體育綜合體,首次迎來國家級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後國內首個冰雪大型賽事、首屆中國冰壺聯賽(張家口康保站)12月16日至25日在這裡舉行。
-
新華全媒+|答好這張特殊“考卷”——直擊北京疫情下的研究生招生考試
24日,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正式開考。考試如何實現“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受到社會關注。
-
中國疾控中心:科學消毒 避開誤區
中國疾控中心給出消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