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發文推動生産者責任延伸 汽車産業鏈或加速開放
2022-10-26 17:09:11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李唐寧)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商務部確定的11家汽車産品生産者責任延伸試點企業名單近日公布。業內專家&&,通過試點工作,將推動適合我國國情的汽車産品生産者責任延伸實施模式形成,汽車産業鏈體系或加速開放。

  上述名單顯示,汽車産品生産者責任延伸試點企業的主體單位包括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單位有62家,包括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和動力電池生産等企業。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名詞解釋,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是指將生産者對其産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從生産環節延伸到産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要求生産者通過開展産品生態設計、使用再生原料、保障廢棄産品規範回收利用和安全處置、加強信息公開等,落實其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責任。

  具體到汽車産業,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主要涉及汽車生産、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零部件再製造、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等上下游企業。

  “與電子電器等行業不同,汽車企業的生産者責任延伸最終主要靠零部件再製造、回收拆解等企業來履行,這也意味着試點將為拆解再製造等企業帶來規範發展的機遇。”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目前國內汽車再製造産業整體規模較小,獨立再製造企業大都需要原廠技術支持,而隨着未來回收市場對接更加順暢,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的舊件回收、再製造生産和再製造産品應用渠道會繼續拓寬,必將有力促進再製造産業發展;對拆解企業而言,預計經營將更專業化、精細化,“比如現在報廢汽車回收直接壓塊處理的情況就會改觀,拆車件市場將迎來較大發展,拆解價值也可能會隨之上浮。”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原誠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規範再製造産業能夠有效降低零部件成本,控制汽車零配件製造中的碳排放,符合行業綠色環保的需求。

  與此同時,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也成為汽車産品生産者責任延伸的重要環節。當前,動力電池退役高峰期即將到來,而回收體系還不健全,打通産銷供應鏈至關重要,這也成為多家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列入本次試點聯合單位的契機。其中,天津賽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小勇&&,以退役動力電池物理法回收為例,按電池整體重量算,回收率高達90%以上,如果實現規模化回收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原材料的進口依賴。

  除了為上下游企業帶來機遇,試點對於行業整體更顯著的影響在於,汽車産業鏈體系會更加開放。專家&&,汽車生産者責任延伸會加強整車企業與産業鏈後端的聯合,車企會更有動力從車輛全生命周期考慮,“比如優化設計和銷售環節以便於後續回收、嚴格控制再製造的質檢管理和標準,並將後端回收利用納入前端生産的安排,讓拆解和再製造環節不再‘游離’於整車生産之外。”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北京:頤和園金秋風景怡人
北京:頤和園金秋風景怡人
北京:故宮金秋美如畫
北京:故宮金秋美如畫
北京:秋景怡人
北京:秋景怡人
北京延慶:世園公園秋意怡人
北京延慶:世園公園秋意怡人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8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