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近十年的整治,涼水河景色宜人。記者 和冠欣攝
每到清晨或是傍晚,走進位於西城區廣外街道的蓮花河濱水公園,花草綠樹間的空地上,居民跳舞、做健身操、練習樂器、散步、閒坐聊天,自得其樂。
歷經近十年的綜合整治,涼水河終於從“臭水河”成了“生態河”,更成為沿岸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蓮花河是涼水河的其中一段。全長68.41公里的涼水河(幹流)起自石景山區西五環外原首鋼退水口,流經石景山、海淀、西城、豐&、朝陽、大興、通州,在通州區榆林莊閘上游匯入北運河,是北京西南城區一條主要的排水和景觀河道。
歷史上的涼水河,是由眾多泉流匯聚而成的一汪碧水,不僅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也在京城水系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後來隨着城市發展、人口激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後,大量污水直排河道,涼水河開始污濁變臭,一度成了“牛奶河”“臭水河”,讓市民唯恐避之不及。
今年67歲的甘喜蓮是10年前搬到蓮花河社區的。如今推開自家窗戶,就能看見河道。“剛搬來的時候可不是現在這樣,河裏就是濁水,樹也少,周圍環境也不行。”當時,甘喜蓮還抱怨女兒,怎麼把房子買在這麼個地方。
變化很快出現了。2013年起,北京市連續實施3個“三年治污行動”,啟動涼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截流污水、整修河堤、疏通河道、修復生態、增設照明……2016年前後,蓮花河的環境開始大變樣,水清了、不臭了,河道岸坡加固,增種綠植、花卉,沿河還修起了濱水步道、公園和景觀節點,每到春天,河兩岸五顏六色的花競相開放,“説是醉心的美,一點兒不為過,年年都有好多人專門來我們這兒拍照呢!”甘喜蓮説着,一臉驕傲。
如今的整條涼水河,河水清澈,水生植物茂盛,水中有了魚、蝦、螺,河畔的濱水步道、景觀棧道平台,河面上的過河汀步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路燈、鳥籠架、驅蚊燈、坐凳、垃圾桶等設施更加便民、親民。
涼水河還清,吸引的不只是附近居民。近年來,涼水河漸漸化身為水鳥的樂園,不光有野鴨等常見鳥類,還有因對環境“挑剔”而被稱為“水質狀況監測員”的白鷺。曾深受黑臭水體困擾的涼水河經開區段,因良好的生態環境於2020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示範河湖”,2021年1月,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莊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發現了23種水鳥,這在寒冷乾燥的北方冬季十分難得。
10年間,涼水河沿岸正逐漸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安全、宜人”的美麗圖景,成為一條真正的“生態河”“宜居河”。(記者 王天淇)
(原標題:近十年行動讓“臭水河”成為“生態河”,沿岸居民點讚涼水河整治成果:“説是醉心的美,一點兒不為過!”)
-
北京國際攝影周 196幅作品用鏡頭書寫雙奧遺産
196幅作品透過攝影師的鏡頭重溫了奧運、城市、遺産、生態等關鍵詞。
-
北京:近十年行動讓“臭水河”成為“生態河”
-
“典亮世界叢書” 發布會19日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史競男)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的“典亮世界叢書”發布會19日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舉行。
-
市醫保局:北京市新增923家醫保定點醫藥機構
市醫保局昨天(19日)公示了923家新增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名單,其中包括169家醫療機構和754家零售藥店。
-
2022中國國家職業健身教練專業大會19日啟動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2022年I-FIT中國國家職業健身教練專業大會19日啟動,大會延續前兩年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主要包含健身大賽、發展論壇、健身指導、線上挑戰四大版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