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張漫子)超長效代謝類蛋白藥物、個性化腫瘤免疫治療細胞藥物……近日舉行的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上,生物醫藥領域的15個科技創新項目先後亮相,展現出該領域科研人員瞄準前沿方向、聚焦市場需求的創新攻關實力與自主研發水平。

2022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中關村銀行杯”生物醫藥領域決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前沿大賽越來越成熟,參賽項目的學術水平越來越高,自主研發的實力越來越強,項目的創新力度越來越大,前沿性和實用性得到凸顯。”第三次擔任前沿大賽評委的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藥理學系主任楊寶學説,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發展迅猛,國內一批科研人員不再只埋頭於實驗室,更面向大健康需求、現實痛點和市場規律,着手解決前沿生物技術、創新藥物研發方面的真問題。
“相較於其他遞送系統,遷移體具有生物兼容性高、靶向性修飾、低毒性的特點,生産純化過程無需超速離心,可在數小時內完成多種細胞來源的遷移體生産純化。”獲得此次大賽第二名的北京邁格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關注的是藥物的靶向遞送問題。該團隊代表介紹,基於新發現的介導細胞間通訊的細胞器遷移體的多功能遞送平台能夠改善藥物特性,在提高療效的同時降低毒性。
解決患者用藥痛點的超長效代謝類蛋白藥物研發和成果轉化項目也得到評委讚許。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是一類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研發人員通過優化其脂肪酸鏈結構等方式,提高半衰期,以降低注射頻率,提高患者依從性。
近年來,北京生物醫藥産業發展迅速,獲批創新産品數量領跑全國,逐步形成生物醫藥企業雲集、龍頭企業領跑的發展格局。一批瞄準前沿領域的科技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行業專家學者集聚,強力支撐起北京生物醫藥産業的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
最終,北京臻知醫學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邁格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個團隊入圍2022年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生物醫藥領域前十名。
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是中關村論壇的賽事板塊和對外交流的國際前沿科技競技平台。本次大賽由中關村高科技産業促進中心、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聯合主辦。
-
單車騎行近來掀起熱潮 騎行運動成為城市新風尚
深度探索胡同小巷、約上好友郊外遠行,或是來一場美食之旅……在不少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車出行,悠然享受休閒時光。
-
西大墻段發現萬曆元年石碑 箭扣長城修建時間提前
箭扣長城修繕四期工程即西大墻段去年開工,目前進入收尾階段。在最後一個施工的懷柔長城156號敵&上,施工人員又有新發現:清理出一塊萬曆元年立的“閱視題名鼎建”石碑。
-
黃金價格持續大幅走低 北京周末多家金店人氣旺
金價下降疊加國慶傳統婚慶旺季的到來,帶動黃金飾品和投資金條的消費熱,上周末,北京多家金店內迎來不少“淘金”客。”、
-
水質水生態狀況向好 "桃花水母"頻現京城水域
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頻頻現身北京水域,標誌着北京水質改善和水生態健康狀況持續向好。
-
據調查成果 北京市濕地面積已達6.21萬公頃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實施十年來,本市濕地生態質量逐步改善,全市濕地面積已達6.21萬公頃,助力北京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首都之一。據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介紹,《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於2013年5月1日起實施,將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北京濕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