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賦能 體育生活更美好——2022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觀察
2022-09-03 15:42:16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題:技術賦能 體育生活更美好——2022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楚捷、姬燁、李春宇

  導入個性化數據,滑雪裝備也能“技術流”;戴上VR眼鏡,在虛擬世界中體驗運動樂趣;手機搖身變為健身演播室,專業教練陪伴“雲”上運動……

  在2022年服貿會上,記者發現技術進步推動了傳統體育服務場景的升級,為體育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可靠支撐。

  北京冬奧會期間,各類精彩冰雪賽事的播出為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如何提前預知、並捕捉這些精彩的比賽轉播畫面?一項名為活動數字孿生引擎的技術成為了這一場場視覺盛宴背後的“指揮官”。

  在2日舉行的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平行論壇——數字體育發展論壇中,視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任燁介紹,活動數字孿生引擎就是將物理世界的建築架構和規則孿生到虛擬世界中,同時運用數字化算法和倣真技術,去完成活動的整體預演,並將成果再反饋給物理世界,以幫助活動更好地組織和完成。

  “以首鋼大跳&為例,起初在規劃轉播時,畫面只有天空或者背後的冷卻塔,OBS(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提出在畫面背景中增加一些奧運元素。通過活動數字孿生引擎技術,我們對大跳&進行了高還原度的3D倣真建模,再通過對攝影機、(冷卻塔)曲面貼圖的倣真應用,直接輸出預想轉播畫面,並由此對轉播畫面進行調整,最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任燁説。

  據悉,活動數字孿生引擎技術服務於北京冬奧會12個競賽場館、7個非競賽場館,極大提升了場館運行設計的效率。任燁介紹,活動數字孿生引擎將作為北京冬奧遺産為後續的巴黎奧運會、米蘭冬奧會等賽事進行指導。

  在服貿會現場,冬奧會的“科技范兒”隨處可見——開幕式上實時互動的“雪花”應用的三維運動員跟蹤技術、冬季項目智能訓練管理系統、冬奧會奧林匹克數字博物館線上雲展廳、自由視角和子彈時間拍攝系統……這些數字技術的應用在冬奧籌辦過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也推動着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讓冬奧成果更好地為全民共享。

  對於雪具産品公司思安奇來説,一雙滑雪鞋也可以成為“技術流”。

  公司首席産品官張安東介紹,目前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可遙控調節松緊的雙板滑雪鞋。“面對硬雪、軟雪或者雪包等不同場景,很多滑雪發燒友對於鞋的松緊是有不同要求的,那我們就通過AI技術,通過地形、角度和海拔等傳感器將數據傳導給雪鞋中的微電機,同時對雪鞋製作工藝進行創新,以實現松緊的智能調整。”

  “作為一個民族企業,我們要發揚創新精神,展示中國製造、中國智慧,借奧運‘冬’風,把我們滑雪裝備産品做得更好。”張安東説。

  隨着全民健身事業的高速發展,許多企業推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智慧升級的解決方案。在健身器材與體育用品品牌好家庭展&,室外智能健身房體驗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好家庭集團總經理張佳興介紹,這套“室外智能健身房”把有氧訓練器材、力量訓練器材和體質測試器材融為一體,集合5G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從體質測試到運動健康指導,再到數據的存儲分析和健身成效的檢測評估,系統地滿足了人們科學健身的需求。

  “通過大數據,我們能看到不同健身器材的使用頻率、方式、年齡分佈等信息,這對我們未來研發提供了更多幫助和依據。”張佳興説。

  張佳興同時坦言,通過實際觀察,老年人是使用室外智能健身房的主要群體,但這並未體現在數據中,這是因為在使用健身器材時,更多老年人會選擇非智能的自由鍛煉模式,如何促進老年人更主動、便捷地使用智能技術,是産品未來研發的重點之一。

  關於體育科技的應用趨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體育金融研究中心總監王浩羽認為應重點關注全民健身、健康中國、養老和體教融合等方向。“放眼全球,體育科技的應用五花八門,但我們要注意因地制宜,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體育生活的美好。”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探索體育服務專題展區
探索體育服務專題展區
新華全媒+|服貿會上的中國風
新華全媒+|服貿會上的中國風
北京中軸線主題展覽進校園
北京中軸線主題展覽進校園
服貿會上感受科技亮點
服貿會上感受科技亮點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73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