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隨着最後一名滯留兒童踏上返鄉的列車,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自成立以來,首次實現了長期滯留受助兒童“零滯留”。
近日,8歲的特殊困境兒童小涵(化名)踏上了回家的路。小涵的父母失聯,一直由在北京的姥姥照顧。2020年,因為一場意外,姥姥無法繼續照顧小涵,小涵被送到了市未保中心接受臨時救助。
市未保中心負責人張正中&&,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警方提供的信息入手分析,一路尋訪,終於見到了小涵的奶奶。在老人的配合下,中心聯絡安置團隊簽署了臨時監護委託書,並找到了小涵的醫院出生證明,為小涵返鄉、落戶、上學、接受政府部門幫扶備齊了完整的資料和方案。7月4日,小涵來到北京朝陽站,由吉林省四平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護送返鄉。
今年以來,未保中心共救助安置23個孩子,其中17人屬於長期滯留人員。隨着小涵踏上了返鄉的列車,市未保中心也首次實現了長期滯留受助兒童“零滯留”。據了解,未保中心成立19年來,工作職能從最初的救助全市流浪乞討困境兒童,調整為救助打拐解救兒童、服刑人員子女和輕微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等群體,幫助小涵這樣的孩子回歸社會。2019年,未保中心搬入位於大興區的北京市救助總站新址,救助服務保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記者 王琪鵬)
(原標題:市未保中心首次實現“零滯留”)
北京要聞
-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首次實現“零滯留”
隨着小涵踏上了返鄉的列車,市未保中心也首次實現了長期滯留受助兒童“零滯留”。
-
北京市7月12日起有序恢復舉辦線下體育賽事
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 11日晚,北京市體育局網站發布《北京市體育局關於有序恢復舉辦體育賽事活動的通知》(《通知》)稱,按照“誰審批(備案)、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基礎上,自7月12日起,有序恢復舉辦線下體育賽事活動。
-
北京平谷“盒馬村”採取專項行動助銷“雹傷桃”
記者11日從盒馬獲悉,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7月10日正式被授牌“盒馬村”。
-
打造獨特消費體驗 京城商場文藝范兒日漸濃郁
在北京,越來越多商場文藝范兒升級,滿足消費者文化、體驗、潮流、社交等消費需求,成為市民文化生活新空間。
-
東城事業單位招聘今起報名 139個職位招聘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