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基地變形記:擦亮科技服務“北京名片”
2022-07-10 09:37:33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從老電子工業基地到匯聚全球500強、互聯網科技新興企業以及積體電路、光子等前沿創新“種子”的高科技産業高地,北京東部的酒仙橋地區正上演著一場變形記。

  作為這場變形記的參與者,以“改造老基地、振興電子城”為起點成立的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城高科)也實現著蛻變。從管理園區的物業管家到為企業梳理政策、對接服務、規劃發展的“成長導師”,電子城高科開啟科技服務轉型發展的新篇章,通過打造全鏈條科技服務,擦亮科技服務“北京名片”,為北京鑄夢科創之都。

  硬科技

  聚焦“積體電路+光子”産業

  去年,酒仙橋地區的燕東微電子6寸晶圓制造廠變身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園區聚焦“積體電路+光子”産業,目前已吸引20余家具有“創芯力”的科研團隊入駐。這個老廠房的轉型新生,成為電子城高科精準聚焦硬科技領域,助力首都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一個生動縮影。

  老廠房的改造處處考慮到科研團隊的需求,同時,園區還將發起成立産業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晶片設計軟件、高密算力、晶片驗證等服務。“老廠房留下的空間,正好給我們的硅光實驗平臺提供一個中試的場景。”從事光學計算晶片領域的光子算數(北京)科技公司創始人白冰一眼相中了改造後的創新中心,計劃租下老廠房用于晶圓制造,把這裏打造成一個硅光測試實驗室,用于建設從硅光晶片到硅光模組的全流程、標準化封測平臺。

  育産業

  國內國際形成“雙引擎”

  電子城高科打造的超級孵化器,形成了國內國際“雙引擎”。

  “我們是一家研發新型腦磁圖設備的初創公司。入駐創E+北京國際電子總部社區以來,社區幫我們進行了‘政策體檢’,梳理了適合我們的市區兩級鼓勵政策進行申報。同時,還推薦我們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讓我們實現了加速成長。”中科知影相關負責人口中的“創E+”,是電子城高科攜手北京電控、58同城及朝陽果子盈潤基金在國內打造的孵化器品牌,主要服務于創業團隊及創新型成長企業。目前,“創E+”服務科技企業超1500家,服務創新人才超10000人。

  除了創E+,761工廠成為電子城高科科技孵化板塊進行“國際技術轉移+創新孵化”的探路者。761工廠相關負責人説,自成立以來,761工廠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常態化聯繫機制,聚集一批國際科技創新資源與技術項目。

  全鏈條

  擦亮科技服務“北京名片”

  溯源而上,電子城高科因酒仙橋老電子工業基地改造而生。“如今,酒仙橋區域已經從原來單一的國有電子工業聚集區,變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不但實現了原來的老工業、老國企轉型升級,同時還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前沿高科技企業。”電子城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酒仙橋蛻變的同時,電子城高科也在化繭成蝶。地理維度上,電子城高科走出酒仙橋、走出北京,在全國乃至國際成為創新“追光者”,目前已在全國6個區域9個省市布局了總規模900萬平方米的40余個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創新服務項目。

  更重要的蛻變體現在服務維度上。從最初的物理空間改造、招商引資,到如今能提供科技研發、科技孵化、數字科技、科技金融、科技生態運營、科技創新平臺等服務,全鏈條、專業度高的服務讓電子城高科不斷擦亮科技服務的“北京名片”。

  “新時代之下,電子城高科全面開啟科技服務轉型發展新篇章,一步步砥礪前行,為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努力奮進。”電子城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趙語涵)

  (原標題:從物業管家到“成長導師” 老基地變形記:擦亮科技服務“北京名片”)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藝林
北京要聞
北京平谷:展示大桃文創産品
北京平谷:展示大桃文創産品
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啟動
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啟動
首鋼滑雪大跳臺出發區恢復參觀
首鋼滑雪大跳臺出發區恢復參觀
中超:北京國安平成都蓉城
中超:北京國安平成都蓉城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