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記者張漫子)第25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5日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開幕,聚焦生命科學園重點産業方向的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也於當日開講。本屆學術月將通過多項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匯聚各科研機構多學術領域的科技工作者,以學術交流促科技創新。

第25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7月5日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開幕。
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今年的學術月活動貫徹落實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將進一步匯聚創新資源,深化跨界合作,促進成果落地,營造互聯生態,助力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新時代首都發展貢獻力量。北京市科協將切實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凝聚更多組織力量,着力打造科創公共服務平台,服務北京各區重點産業園區和創新型企業,以塑形鑄魂科學家精神為抓手,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和輿論氛圍。
第25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開幕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生命園管理委員會等共同承辦。開幕式上,北京市科協與昌平區人民政府在開幕活動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共同為院士專家服務中心揭牌。
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是具有綜合性、開放性和多元化的學術交流平台,自1998年起已舉辦24屆。近年來,學術月圍繞北京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開展百餘場活動,線上線下覆蓋上千萬名科技工作者。
北京要聞
-
開市7個多月 北交所改革服務駛入“快車道”
截至今年6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00家,總市值2177.45億元,中小企業佔比78%,戰略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等佔比超八成,體現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元化創新形態。
-
藝術分享會重回線下 特色書店嘗鮮“粉絲經濟”
碼字人書店主理人李蘇皖。疫情讓碼字人不得不經歷線下活動停擺的陣痛,客流量驟減,書籍庫存急速飆升。
-
活化利用 前門東區將建成文化集萃“百花園”
對前門東區37處會館舊址“一館一策”活化利用,吸引各地駐京辦、商會及其他社會力量進駐,將其打造成各地文化交流互鑒的“會客廳”,集萃中華文化的“百花園”。
-
提供豐富文化體驗 鳥巢北側月色碼頭升級亮相
鳥巢北側的月色碼頭霓虹閃爍,濱水而建的月色碼頭已成為一處公園式消夏廣場。
-
朝陽交通多措並舉 東三環人行道90%將披上綠蔭
其中東三環改造完成後,預計違法停車將降低90%,人行道綠蔭覆蓋率由現狀70%提升至90%,慢行交通通行效率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