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年,是什麼讓我們有話説?
  【《有話》第42期:回顧2019年,是什麼讓我們有話説?】 2019年,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彌足珍貴的回憶,也留下了很多依依惜別後的不舍。也許你還沒有道盡這一年的點滴感動,2020年,讓我們有話接著説。

  關鍵詞一:正義 守護

  2019年3月30日下午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在滅火行動中因風向改變引發林火爆燃,31名勇士為救火而捐軀。消防員,和平年代最危險的工作之一,然而總有人矢志堅守,總有人逆火而行,總有人用生命守護人間安寧。為了讓更多人記住那些在工作中不惜生命安危,誓死抵抗,以生命維護國家及人民財産安全的消防員們,導演陳國輝執導了電影《烈火英雄》,他説:“這些消防員其實跟我們普通人都一樣,他們背後有家庭,他們犧牲了很多自己的時間,讓我們能在這個和平年代裏過的更好的生活,他們很了不起。”

  連結:陳國輝 導演 《我用電影記住他們》

  作為快遞員,他是“百萬分之一”的代表,曾受馬雲邀請見證了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歷史性時刻。家境貧寒、讀書不多的他始終記得兒時那一本本課外書給他的世界帶來的衝擊,他想讓孩子們都讀上書,“通過讀書來讓自己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將來有可能通過讀書,改變他們的命運。”為此7年時間裏,他為山村孩子免費送去了40余萬冊圖書。

  連結:快遞員 竇立國《讓孩子們都讀上課外書》

  關鍵詞二:生死 珍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超3億人患抑鬱症;而在我國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已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即便數據如此之驚人,但大多數人對于抑鬱症的了解還是很少,甚至許多人對自己或是對身邊人是否患有抑鬱症也毫不知情,直至遺憾降臨。心理學家張久祥説:“抑鬱並不可怕,我們在抑鬱上的無知,我們面對抑鬱無端的恐懼那才是可怕的”。抵抗抑鬱症給我們帶來傷害的前提是我們要了解它。

  連結:張久祥 心理學專家 《對抗這害人的抑鬱症》

  我國每年有54.4萬人心臟性猝死,平均每天有1500人猝死,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個人猝死,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多掌握一些正規的急救知識,可能就會讓這個數字大大減少。“學習急救知識,掌握急救技能,這樣才能讓我們在發生意外的時候,有機會幫助到自己,親友,乃至一個陌生的生命。”

  連結:賈大成 退休醫生 《生命中至關重要的急救時刻》

  關鍵詞三:教育 成長

  電子遊戲向來是引發家長和孩子衝突的導火索,但當代生活環境,家長似乎已經無法避免讓電子遊戲與孩子接觸了,那麼究竟該不該讓孩子玩電子遊戲?如果該玩,該怎麼玩呢?心理育兒專家葉壯表示“請時刻牢記,在親子共遊的過程中,你是孩子平等的玩伴。”

  連結:葉壯 心理育兒專家 《讓好遊戲為下一代賦能》

  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學前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是超群絕倫的“牛娃”,為什麼都是別人家的?這樣付出就一定是對的嗎?心理學博士張莉對我們説“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爸爸媽媽給孩子最恰當的愛,而父母在家庭的生活中彼此之間互相關愛,互相照應,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

  連結:張莉 心理學博士 《被誤解的學前教育方式》

  關鍵詞四:向上 攀登

  登頂珠峰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在冰隙、雪崩、暴風雪布滿的登頂之路上,每一步都踩在生死邊緣,然而這些遠遠阻止不了人類對極限的挑戰欲、對自然的徵服欲。要想在旅途中平安歸來,19年登頂珠峰的90後戶外運動達人何玉龍對我們説“如果平時我們在細節上的防范做不到,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遇到高風險的時候,這些細節呢,就被無限的去放大,而導致我們發生一些以外,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出發”。

  連結:何玉龍 旅遊自媒體 《做好準備再出發》

  從《甄嬛傳》裏的深情王爺到《宸汐緣》裏的狠絕國師,不斷打破角色桎梏,顛覆大家心中的固有印象,演員李東學帶給觀眾新的驚喜。他將角色融入在每個細微之處,傾情塑造淋漓盡致,不經意間就把觀眾帶入到了人物裏。對于不拘一格的角色選擇,他説“人生其實有很多的可能和無限的欲望,我們都要勇敢的去面對每一次的選擇。凡事都是先破而後立,只有不斷打破現有的舒適圈重塑自己的人生才能獲得更多的可能,去體驗更多的精彩。”

  連結:李東學 演員 《打破舒適圈,重塑人生》

  關鍵詞五:拼搏 逐夢

  2019年高考全國卷三語文試卷中,高考作文以漫畫“高考前最後一節課”命題。班主任的一句“你們看看題,我看看你們”直戳人心,這幅畫背後的作者林帝浣家境貧寒,從未經過專業的美術輔導學習,大學學的專業是醫學,做過網頁設計師、攝影師……為了更好的活著,他做過很多嘗試,但始終沒放下的是他手中摯愛的畫筆,如今他終于可以把自己幽默的人生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呈現畫作之上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説“我覺得人生就應該快樂開心的每一天。我希望通過我的漫畫能夠貫徹這個宗旨。”

  連結:林帝浣 漫畫家 《沒背景,就努力找前景》

  金剛撥浪鼓、致命旋轉大風車、鋼鐵紙飛機、菜刀手機殼這些名稱聽上去就讓人感覺“暗藏殺機”的物件,全部出自手工達人耿帥。對于手制作的執念,讓他在網絡短視頻火熱的年代裏獲得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網友的喜愛,對于網友“無用之説”的善意調侃,他説“無用之用,也就是説沒有用處的用處才是最大的用處”。

  連結:耿帥 手工達人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2019年的夏天,緝毒題材刑偵劇《破冰行動》為廣大觀眾帶來了一股“破冰”風潮,緝毒警察不畏犧牲的熱血奉獻、違法分子令人髮指的犯罪事實,正與邪的激烈交鋒展現了人民警察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所作出的巨大犧牲,也揭露了毒品的巨大危害引發了社會公眾對緝毒禁毒話題的高度重視。同時劇中演員們的精彩演出也獲得了許多觀眾的認可,飾演劇中主人公之一的王勁松説“希望把更多的,更多層次多變的角色呈現出來,而不是讓你們看到一個簡單的平面的符號化的人物”。

  連結:王勁松 演員 《為角色準備的一生》   

  關鍵詞六:傳承 經典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在2019年的夏季獲得了廣大觀眾的關注,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熱門小説。馬伯庸的歷史小説一向廣受讀者青睞,在他筆下的歷史故事總是引人入勝,也吸引很多讀者去了解歷史,了解我們的文化。“當我們在讀中國歷史中的這些“大”的時候,其實每一個“大”都是由無數個“小”來組成,當我們用人性這麼一個視角去觀察歷史,就能夠真正去理解這個歷史中的變化,真正理解這些大歷史中的“大”到底是大在何處”。這是他對喜愛歷史的朋友們的建議。

  連結:馬伯庸 作家 《歷史中的大與小》

  你是否能想到早在西元八世紀香水就逐漸以各種形態出現在了中國人的生活中,而且從古至今香水也都不是女人的專利,白居易、蘇軾都是衣服飄香的文人雅士,“鐵麵包拯”的原型人物之一更是所到之處,處處留香。古人的香水不光是用的,還能是吃的,甚至成為了燒烤調料、保健用品。這一切都得益于古代的絲綢之路,專注于歷史文學創作的作家孟輝説:“文明交流它是雙向的,是互通有無的。所以文明交流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在歷史上是非常具體的,體現在一個個的細節裏”。

  連結:孟暉 作家 《中國古人的香水情緣》  

  關鍵詞七:科技 未來

  對于“人工智慧”我們早已不再陌生,但是它就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它的出現是否會取代人類,讓我們無事可做?專注于研究人工智慧制作音樂的歌手宿涵表示“AI的發展絕不是為了替代人類。而是輔助我們減少重復的作業,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創造性地生産”。

  連結:宿涵 歌手 《有了AI,人人都是唱作人》

  2019年4月,天文學家宣布首次直接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引起紛紛熱議。神秘的黑洞照片你真的看懂了嗎?進入黑洞後,物體去了哪裏?遙遠的黑洞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怎樣的關係?我們研究對此的研究有何意義?天體物理學著名學者,“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説“今天我們研究暗能量,今天我們研究黑洞,今天我們研究引力波,並不是因為我們知道它們一定有用,或者一定是不是危險,而是我們就是想理解宇宙當中的現象,想理解科學規律”。

  連結:張雙南 天體物理學家 《如何優雅地和黑洞“聊天”》  

  關鍵詞八:奮進 自強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歷經70年建設發展,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各行各業、人民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上世紀50年代,國家號召:“年輕的學子們,你們要去喚醒沉睡的高山,讓它們獻出無盡的寶藏”,年輕的他當即報考了地質學專業;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他深受震撼,開始把視野從“地下”延伸到“天上”……鑽研地質,開展地下核子試驗,與月球結緣,深空探測,一路走來,他堅信“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連結:歐陽自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 《國家的重大需求培育我成長》

  與中華兒女的探月夢一樣,載人航太同樣吸引著我們的目光。2003年10月15日,隨著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我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掌握載人航太技術的國家。此後,一批批航太員又相繼完成太空征程。當航太英雄們載譽歸來,我們驕傲、自豪。而這背後,離不開我國載人航太技術的不斷攻堅克難。

  連結:周建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 《飛天圓夢:為了祖國的強盛》

  國家科技取得的這些輝煌成就,離不開背後無數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這些人裏,有這樣一個人,在1956年春天,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在紅旗下成長”的他義無反顧地走進自己深愛的數學殿堂,一步一個腳印,一年又一年鑽研,終于,他與另一位科學家一起,研究出舉世矚目的“楊張不等式”。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70年裏,他為國家的科研貢獻自己的力量。

  連結:楊樂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在紅旗下成長》

  科研、創新、人才,不僅關係到科學成果的産生,也關係到經濟發展、社會前進與人類文明。不論是“天眼”探空、神舟飛天,還是墨子“傳信”、高鐵賓士,中國“趕上世界”的強國夢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其中,也包括空間物理領域。在我國空間物理領域,這些年也涌現出一批傑出人才。這其中,就包括長期從事中高層大氣理論、觀測與實驗綜合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

  連結:竇賢康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武漢大學校長 《空間逐夢七十載》

  我們的目光不僅聚焦在深邃的太空,同時也聚焦在浩瀚的海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院士説“‘蛟龍號上邊的懸停作業能力和綜合的水深通訊技術都是處于國際領先的”。

  連結:徐豈南 中國工程院院士、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總設計師 《我國載人深潛領域的發展成就》  

  關鍵詞九:發展 富強

  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制造業大國,從溫飽不足的貧窮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生共榮,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邁進,並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在這百舸爭流的時代浪潮中,涌現出無數企業家的身影。在我國眾多的大型央企中,只有一家投資控股集團,這就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作為國有投資公司,國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它的誕生和發展就是國家打破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縮影,就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探索實踐的成果。今天,國投進一步明確了“為美好生活補短板,為新興産業作導向”戰略定位,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金融服務業資産所佔比重也在2018年末首次超過基礎産業,成功實現轉型。

  連結:王會生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為國而投的故事》

  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投資之要、金融之水,我國想要發展高新産業,不僅需要金融的支援,更需要有堅實的基礎制造能力作為支撐。從鴉片戰爭開始,在長達百年的屈辱光陰中,工業薄弱,鋼鐵産能低下,成為彼時所有中國人的一大心傷。今天,我國已經擁有了這樣一家企業:年産粗鋼規模全球排名第二,總資産超過7000億元,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位列第149位。這就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連結:陳德榮 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 《鋼鐵報國共築中國夢》

  國家想要實現經濟發展、民生穩定,國防建設是離不開的。歷史上,我們國家曾經面臨來自多方的武力威脅,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富國強軍成為華夏兒女的共同心願。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也是今天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的前身。“兩彈一星”、“東風”二號、“長徵一號”,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壯舉,這家企業都深度參與其中。

  連結:劉石泉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 《航太科工:科技強軍 航太報國》

  正是有了祖國的堅強後盾,才有今天我們安定的美好生活。過去數十年,中國人的生活水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需求日漸升級。能否抓住時代商機,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跟上快速成長的國內市場。80年代,一家最早生産錄音帶的小公司,積極進取,適應變化,做電話、造彩電、改體制、建渠道,把視野放寬至全球,打造成今天的科技産業集團。

  連結:李東生 TCL創始人、董事長 《變革創新 成就領先》

  “作為民營企業家,我們應該自覺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不負時代、國家和民族的期望,讓中國設計、中國品質和中國創新成為世界的典范,矢志不渝地建設廣受全球尊重的中國品牌,全力以赴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連結:雷軍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永葆創業初心》

  關鍵詞十:愛國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我們中華民族危亡的關頭,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了解國歌,了解國歌創作過程中的那段歷史有什麼特殊意義?《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聶耳的侄孫青山説“中華民族那個時候抵禦外強侵略,我們起來;但是現在中華民族強大了,我們再唱這首歌的時候會激勵我們”。

  連結:青山 導演 《國歌和我》

  2019年,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彌足珍貴的回憶,也留下了很多依依惜別後的不舍。也許你還沒有道盡這一年的點滴感動,在新的一年裏,讓我們有話接著説。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42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