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寧夏隆德縣農民講習所的燈格外亮
2018-07-28 21:13:4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銀川7月28日電(記者許晉豫)4月以來,寧夏固原市隆德縣張樓村有了新變化:晚上村委會的燈亮了,聚在這裏的村民多了。

  而這樣的變化緣于村裏新開辦的農民講習所。

  作為寧夏首家挂牌成立的農民講習所,張樓村圍繞思想政治、民主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進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五項教育”,以及惠民政策、實用技能“兩項培訓”開辦農民身邊的講習所。

  “隆德縣是貧困縣,在全縣開辦講習所是為了增強群眾的內生動力,打通政策最後一公里,讓老百姓樹立脫貧攻堅信心,倡導鄉風文明新風尚,推動移風易俗。”隆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宋亞俊説。

  確定了講什麼,緊接著便是誰來講。張樓村的5名農民“講師”作為脫貧典型,靠種養技術、勤勞的雙手實現“逆襲”,成為村裏的“紅人”。

  今年32歲的柳娜是將拱棚蔬菜引入張樓村的第一人,之前她家因人多地少、孩子生病致貧。去年通過種辣椒、跑運輸一家人脫了貧。柳娜説,當了講習員後,不少村民過來咨詢辣椒種植,鄰裏關係也親密起來。

  靠自己的雙手脫貧是農民講習員的共同心聲。在張樓村,張富德曾因賭博斷送了家裏的好光景而成為“反面教員”。戒賭後,他通過養牛、打工脫了貧,還被選為講習員。説到過去和現在,他在講習中感嘆,“浪子回頭金不換”“政策只是扶一把,脫貧關鍵靠自己”。

  農民講習員用鄉音土語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群眾也更容易接受。自村裏開辦講習所以來,村民楊喜霞幾乎每周都來,她説:“講習員講的都是身邊的真事,就像拉家常一樣,大家都喜歡聽。講習所裏還有編織培訓,大家坐在一起切磋技術很熱鬧,如果織得好還能帶來收入。”

  據了解,隆德縣目前構建起20支426人的“三級五類”講習員隊伍(縣、鄉、村三級,理論政策、法律法規、技術、文明及藝術講習員),其中農民講習員佔比達到40%。全縣開展各類講習活動370多場次,直接受訓幹部群眾1.6萬多人。

  “農民講習員由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感動身邊人,他們用群眾的語言、群眾的方式宣講,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也充分體現了農民在農民講習所中的主體地位。”宋亞俊説。(參與採寫:周年鈞)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河北唐山:紀念墻前寄哀思
河北唐山:紀念墻前寄哀思
書香伴暑假
書香伴暑假
稻蟹立體生態種養促增收
稻蟹立體生態種養促增收
夏日荷韻
夏日荷韻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666112319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