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金面王朝》登陸北京文化演藝市場,游歡樂谷、看《金面王朝》已成為眾多游客品味北京文化之旅中的重要一站。

經過十八年的匠心運作,截至目前,《金面王朝》累計演出7100場、接待觀眾超840萬人次,更讓世界五大洲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慕名而來。演出十八載,《金面王朝》不單單只是一場舞&秀,更成為一群人與一個故事共同生長的生命體。這一切的背後,是一群人十八年來未曾停歇的腳步。
為文旅演藝開疆拓土
2025年,北京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春妮帶領“春妮的周末時光”攝製組,來到華僑城大劇院,現場感受《金面王朝》的藝術魅力,並採訪了藝術總監李向陽及劇目中的男女主角。

在故事內核方面,《金面王朝》全面汲取了東方神話的精髓,由《飛鳥》、《相遇》、《繼位》、《戰爭》、《洪水》、《王朝》六大篇章組成。以“山海經”神話體系為依託,以“鳥族”公主與“魚族”王子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兩個並不完美的人彼此治愈,互相成就的神話故事。其中神秘的“三星堆”和浪漫的“山海經”元素作為點睛之筆,用當代美學詮釋、創新傳統神話,盡顯中國特色。
在美學邏輯和美術設計上,用現代工藝詮釋傳統美學,服化造型以《山海經》中的“比翼鳥”、“文鰩魚”為原型,定制百餘套服裝,運用大量府綢、幻彩紗、羽紗、蕾絲等面料,色彩明艷、造型奇特、風格感強烈。道具設計則充分融合了“三星堆”文明,還原青銅神樹、太陽鳥、青銅縱目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還有“巨型鳥蛋”、“魚鰭與羽翼”、“穿戴人偶”等新奇設計吸睛,用現代人之創意詮釋遠古東方之美學。

在舞美設計方面,利用多種形式和特技打造視覺盛宴。想象未及的舞&奇景,不僅保留了原版純潔靈動美輪美奐的白孔雀,和數百噸洪水席捲舞&的奇觀,更是新增了一見動容的魅力科技,以開闔大屏、冰屏陣列、高清LED陣列,高清投影組成的180度沉浸式多媒體舞&,視覺層次豐富,完美地將多媒體與演員表演結合起來,亦幻亦真如臨其境,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神奇的東方世界。
在水的洗禮中淬煉成長

在新版《金面王朝》中,飾演金面女王的焦陽、藍面王的張德宇是中國古典舞的優秀舞者,他們的表演融合了古典舞的韻律與現代舞的力量,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精湛的舞技獲得了多方好評。
金面女王的飾演者焦陽從2011年飾演該角色至今,從無倦怠,每場都是一次洗禮,她的舞蹈則以柔美為主剛毅為輔,如“降生”章節中,以輕盈、優雅的舞姿展現出金面女王的神聖與溫柔,同時在洪水災難場景中,又能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出掙扎與堅韌。

男主角張德宇在2021年飾演該角色,他的的表演充滿力量感與靈動,動作表現剛柔並濟。如在戰爭場面中,以剛勁有力的舞姿展現出藍面王的英武與霸氣,而在與金面女王的雙人舞中,又展現出溫柔纏綿的一面,情感表達豐富。而在“相遇”章節中,展現出細膩的情感傳遞。男女主角通過眼神、手勢以及身體的貼合與分離,將金面女王和藍面王之間從相識到相愛的過程細膩呈現出來,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兩人間浪漫而又複雜的情感;
在對文化內涵的深度詮釋上:男女主角通過獨特的肢體語言詮釋出古老文明的神秘與魅力,展現了金面女王用智慧、寬容、信任和愛造就輝煌王朝的過程,使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優秀的演員,焦陽和張德宇也在景區表演的淬煉中,逐步成長為能夠駕馭多元舞種的“全能舞者”,同時也開始踏上了他們創編戲劇、舞蹈之路,分別負責瑪雅區和香格里拉區的編導工作,他們創作的“大俠別鬧”、“鴛鴦酒館”、“野人部落”等系列表演受到了游客廣泛好評。他們坦言:“在北京歡樂谷,我們接觸到了戲劇、流行舞、爵士舞、現代舞的創作和表演,每一次創編和演出都是對適應力的挑戰,但這種跨界讓我們真正理解了‘藝術無邊界”。

十八年匠心,在細節中雕琢永恒
作為科技與藝術深度結合的産物,《金面王朝》樹立了“文化+科技+藝術”的文旅融合標杆。不僅為傳統文化活化提供新路徑,也提升了中國文旅IP的國際競爭力。藝術總監李向陽説這部劇它打破了“實景依賴”或“單一藝術形式”的局限,證明科技能成為藝術表達的加分項而非噱頭,為後續文旅演出提供了“文化內核+科技賦能+藝術呈現”的可借鑒模式,實現了演藝+展覽+打卡的閉環。以世界級的技術水準講述了中國本土故事,既保留了文化根脈,又具備國際化的視覺衝擊力,成為對外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
“古老的中國故事正在用世界級的尖端技術與現在人的審美講述。”真正的經典從不畏懼時間,而是在時間長河中,以水的堅韌、火的熱情、人的匠心,不斷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