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5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研究院獲悉,廣西中醫藥研究院科研人員在廣西西部巴馬縣的喀斯特洞穴中發現一種遠志科遠志屬小扁豆組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勺萼小扁豆”,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鑰匙》(PhytoKeys)上。
論文第一作者、廣西中醫藥研究院中藥資源應用與開發中心副研究員農友介紹,勺萼小扁豆生長在廣西西部的喀斯特洞穴中,這種特殊的環境為其提供了獨特的生存條件。這一新種植物與其他已知遠志屬植物存在一些顯著的區別特徵,主要包括其莖和葉片上覆蓋着稀疏的白色柔毛,其內萼片呈匙形,外萼片為卵形,並且花後全部宿存,且其種子呈橢圓形,表面光滑無毛。
圖為勺萼小扁豆。廣西中醫藥研究院供圖
圖為勺萼小扁豆。廣西中醫藥研究院供圖
農友介紹,遠志科植物在全球範圍內分佈廣泛。在中國,小扁豆組植物分佈於全國各地,尤以西南地區為多。遠志科植物在藥用價值方面一直備受關注。例如,遠志科植物中的某些種類被用於治療瘧疾和身體虛弱等症狀。雖然勺萼小扁豆的藥用價值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但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形態特徵為其可能的藥用前景提供了潛在的線索。
圖為勺萼小扁豆。廣西中醫藥研究院供圖
研究人員介紹,勺萼小扁豆的發現不僅增加了我國遠志科植物的種類,也為研究這一科植物在喀斯特地貌中的分佈和適應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記者郭軼凡)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