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層“小馬拉大車”難題:“一隻哨子”怎樣吹到底?-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2/21 17:16:00
來源:新華網

破解基層“小馬拉大車”難題:“一隻哨子”怎樣吹到底?

字體:

  新華社天津2月21日電(記者白佳麗)“我們街區和許多街道、社區不一樣,這裡有在居民區裏成長起來的網紅打卡地,得解決百姓、商戶、游客等方方面面的大小事,就像一個基層治理的萬花筒。”天津市紅橋區鈴鐺閣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濤,常常這樣介紹天津有名的西北角。

  鈴鐺閣街道是天津老城廂,因數十種清真特色早點美食成功“出圈”的天津西北角,就坐落在街域內。

  過去,西北角是老天津人喜愛的早餐美食集聚地。隨着這裡的美食在網絡上走紅,點燃了許多人的味蕾。“紅氣”帶來了人氣,也給當地基層幹部提出了挑戰。

  “西北角特色街區坐落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老舊小區內,面對一度高峰時日均10余萬人次的客流量,老街區的承載能力和治理壓力巨大。”劉濤説。

  面對治理難題,以及街區急需提升的營商環境、人居環境、人文環境等,缺乏人手和資源的基層幹部犯了難。

  但很快,劉濤和同事們找到了方法。劉濤説,當時恰逢紅橋區委&&了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相關文件,明確嚴格落實街道“吹哨”調度權,並進一步規範了街道“吹哨報到”的機制流程。

  “所謂的‘吹哨’,就是基層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可以通過這一機制調動上級部門、職能單位的資源,來切實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了接好這波流量,我們決定吹好這只‘哨’。”鈴鐺閣街道辦事處主任劉華申説。

  隨着客流激增,西北角及周邊環境衞生維護、如廁難、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逐步凸顯。通過“吹哨報到”機制,街道順利與城管、民政、住建等部門配合,通過專業掃保力量等加大了掃保頻次和力度,並用25天完成了2個公廁的提升改造。不久後,停車難的問題也順利得到解決,臨近的共享停車場建成並投入使用。

  人們在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特色街區排隊購買炸糕。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為了更好地守好這片煙火氣,街道希望進一步提升街區的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營造安全有序的街區氛圍,讓居民的幸福指數、商戶的經營環境和游客的購物體驗同步提升。

  “提升資金從哪來,是首要的問題。”劉華申説,通過“吹哨報到”,街道多次和區級職能部門商討研究,最終成功探索出以公益慈善基金匯聚資源,反哺街區建設的發展新路徑。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西北角紅石榴公益慈善基金”和“鈴裏心願”社區基金兩支基金已經成為街域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之一。

  “吹哨報到”讓基層“壯馬賦能”,西北角也正在從“走紅”駛向“長紅”。如今行走在西北角,煙火氣依舊蒸騰,美食地圖愈發豐富,街區裏巨型彩繪、主題展館、主題郵局等新元素讓這裡有了更多吸引力。

  “通過一系列的‘哨聲’,西北角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一聲聲‘哨聲’,也貫穿起治理的體系。”劉華申感慨,過去基層作為治理的末梢,往往感覺在“小馬拉大車”。通過有效的“吹哨”機制,“末梢”已經成為“樞紐”,可聯動協調的資源愈發充分,治理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我們堅持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切實做強基層治理主陣地、做活基礎網格微治理、做優惠企惠民大文章。”天津市紅橋區委組織部部長張汝軍説。

  策劃:邵香雲

  記者:白佳麗

  海報製作:方金洋

【糾錯】 【責任編輯:呂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