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好圖一週精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20 08:56:51
來源:新華網

國內新聞好圖一週精選

字體:

  1月8日,一名游客在昆明市海埂大壩投喂紅嘴鷗。

  時下,雲南省昆明市已進入觀賞紅嘴鷗的最佳季節。

  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 攝

  1月13日,在哈爾濱建築藝術廣場,游客在雪中拍攝照片。

  時下,“冰城”哈爾濱正在上演一年一度的寒冬浪漫,俏皮可愛的大雪人,冬日限定的冰封黃玫瑰,建築藝術廣場的盛裝寫真……吸引着人們來到這裡感受“爾濱”的浪漫風情,為冰雪經濟注入濃濃暖意。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13日,在北京地區春運首趟旅客列車K4159次發車前,一名小乘客拿着“回家過年”的標牌在車廂內玩耍。

  1月14日,2025年春運大幕開啟,從1月14日至2月22日,共計40天。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南工務段呂梁山隧道打冰隊隊員行走在隧道內準備除冰(1月9日攝)。

  鐵路線上,眾多甘於奉獻的鐵路人積極備戰,檢修維護、調度指揮、巡邏防控、鏟冰除雪、故障處理、配餐送餐……為2025年的春運保駕護航。

  新華社發(劉亮亮 攝)pagebreak

  這是1月11日在瀋陽康平臥龍湖拍攝的冬捕出魚現場。

  當日,第十屆瀋陽臥龍湖冬捕季在瀋陽康平舉行開幕式。在未來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當地的冬捕盛景、冰雪娛樂、民俗美食等將提升游客旅游體驗,促進地域特色文化傳播。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1月11日,在定日縣曲洛鄉措昂村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一名女孩親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急心理救援隊的專家譚惜仁(右)。

  在西藏定日縣曲洛鄉措昂村受災群眾安置點,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急心理救援隊的專家譚惜仁組織安置點內的80余名孩子們畫畫、唱歌、運動,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甜心姐姐”。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pagebreak

  1月14日,2025年春運首日,在大冶北站,一名乘客從貼有窗花的G1730次列車前走過。

  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1月15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永寧鎮城南社區文昌苑安置小區,居民搬入新居,迎接新年。

  春節臨近,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永寧鎮城南社區文昌苑安置小區洋溢着喜慶的氛圍,居民陸續搬進新居,迎接蛇年春節的到來。

  新華社發(周亮攝)pagebreak

  村民在阿依剋日克村的小廣場上跳舞(1月7日攝)。

  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麓,縣域內山高谷深,村莊分散,大同鄉距離縣城約200公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大同鄉發揮村民能歌善舞的特長,組建多支文藝小隊,助力鄉村旅游的同時,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發村民建設家園的內生動力。

  大同鄉各村文藝小隊均由村民組成,節目取材自山村的日常生産生活,全部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以講述身邊事、讚美新生活為主題,文藝活動一般在元旦、春節、“杏花節”、中秋節、國慶節等期間開展。近年來,包含傳統歌舞、現代音樂、互動小品、趣味運動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村晚”,已成當地鄉村文化建設品牌的重要內容。

  冬閒時節,一場別開生面的“群眾村晚”再次登場,塔縣大同鄉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喜迎新春。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

  1月14日,在定日縣長所鄉嘎布村,一名小朋友戴上移民警察米瑪次仁的帽子敬禮。

  近日,西藏定日災區抗震救災工作多管齊下,板房建設、群眾安置、物資調運、廢墟清理等多項工作全面提速;同時,災區群眾生活多樣化需求逐步得到滿足,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生活持續“升溫”。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糾錯】 【責任編輯: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