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多重概念的炬光科技遭遇業績“滑鐵盧”,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炬光科技1月22日所發公告顯示,公司2024年凈利潤將出現虧損,預計凈利潤區間為-1.5億元至-2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計為-1.6億元至-2.1億元。反觀2023年,公司整體業績同比雖處於下滑態勢,但也盈利9054.61萬元。
就業績大幅預虧的原因來看,2024年,炬光科技工業激光傳統領域業務受到較大挑戰,業績結果不達預期;同時,公司2024年兩次戰略並購項目——瑞士微納光學元器件企業SMO 100%股權(下稱“SMO”或“瑞士炬光”)和ams OSRAM光學元器件部分資産,均處於虧損狀態,進而在短期內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産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就基本面來看,公司主營業務不夠強大,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並購整合的條件並不成熟;且並購海外虧損資産,尤其是溢價並購,以期通過産業轉移等方式實現改觀,極具難度。”有長期關注並購的業內專家向記者直言。
斥資9億元並購資産未見起色
2024年,炬光科技並購動作頻繁。1月,公司以5829.71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55億元),並承接1691.8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32億元)股東貸款,完成對SMO收購;9月,公司又以4367.9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43億元)完成對ams OSRAM光學元器件部分資産的收購。
但就2024年業績預告來看,大手筆並購的資産,未能為炬光科技貢獻利潤,反而成為了公司業績“包袱”。
以彼時已有爭議的瑞士炬光並購案例來看,該次並購為收購海外硬科技虧損公司,且為溢價收購。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1—9月,SMO凈利潤分別為778.42萬元、-3428.25萬元,業績波動較大。且以2023年9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經收益法評估,SMO評估增值43272.41萬元,增值率643.21%。
“海外並購整合需要較長周期。雖然2024年全年公司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降本增效措施,經營虧損總體情況有所收窄,但瑞士炬光2024年累計數仍為虧損。”炬光科技在業績預告中稱。
高價並購的背後,公司對瑞士炬光的並購還形成了包括汽車光學産品(Imprint)資産組和工業微納光學(EMO)資産組的約3億元人民幣的商譽。而結合併購整合進展,綜合考慮歷史數據、當前訂單量以及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下游客戶需求等前瞻性信息,公司還對汽車光學産品資産組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
再看炬光科技2024年9月收購的ams OSRAM光學元器件部分資産。公司&&,由於並購完成時間尚短,而新設子公司短期內出貨量低,人工成本及折舊攤銷帶來的運營成本未能得到充分吸收,導致新加坡公司2024年出現較大虧損。
工業激光傳統領域“拖後腿”
資料顯示,炬光科技主要從事光子行業上游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産生光子”)、激光光學元器件(“調控光子”)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並購資産業績虧損的同時,近年來受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炬光科技傳統主業承壓不小。公司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收購前公司業務中工業激光傳統領域下游客戶激烈競爭態勢持續;公司作為上游元器件供應商,工業激光傳統領域業務受到較大挑戰,業績結果不達預期,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炬光科技曾在2024年半年報中詳細剖析了相關業務情況。談及收入增長不及預期,炬光科技稱,由於光纖激光器市場競爭持續加劇,預製金錫氮化鋁襯底材料銷售單價同比出現較大降幅,公司由於價格壓力,在面臨虧損的情況下降低了出貨量,同時隨着光纖激光器泵浦源芯片功率不斷升高,新一代預製金錫薄膜氮化鋁襯底材料還在導入過程中,由於上述兩個因素,預製金錫氮化鋁襯底材料出貨數量同比大幅下滑。顯然,2024年下半年該業務經營情況並未有明顯改善。
“在主業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以期通過並購做大,極具風險。”前述業內專家&&。同時,各項費用的增加也進一步拖累了公司業績表現。據炬光科技披露,隨着2024年兩次並購項目的完成,公司資金持有量有所下降,導致閒置資金理財收益相應減少;同時,匯率波動造成全年累計匯兌損失增加;另外,並購貸款的增加也使得公司銀行借款利息支出顯著上升。
不僅如此,由於在並購過程中涉及相關法律、評估、審計等諮詢服務費,這些服務費用通常較高,且為一次性支出,從而對炬光科技的運營成本構成了影響;同時在並購整合過程中還涉及設備搬遷、廠房裝修及冗餘人員裁撤等一次性費用的發生,這也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導致經營業績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