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電商&&輸入“化粧刷”“假睫毛”“穿戴甲”等關鍵詞,出來的前幾頁都會是國産品牌,與早年的日韓美粧品牌“霸屏”有着天淵之別……
經濟快速發展的20世紀90年代,山東平度、河北滄州等地因為地理優勢等原因,韓國美粧如假睫毛、化粧刷等勞動密集型産業開始在當地設廠加工,隨着生産規模逐漸擴大,這裡成為韓國美粧産業的“後花園”。
時移世易,一批批年輕人通過電商打開了內銷,推動美粧産業的變革,代工模式變為直營模式,商家、産業有了更多的利潤空間以及話語權。今年以來,新電商&&瞄準這批具有産品創新、供應鏈優勢的商家,進一步助力其供應鏈與&&數字化融合,給這些産業的升級轉型帶來新的空間。
“國潮”品牌迎來爆發機遇
河北省滄州青縣的化粧刷産業在電商賦能下,朝着具有産品與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産業帶發展,國産品牌花漾便是滄州青縣當地“新質商家”的代表之一。
“中國的刷子看滄州,滄州的刷子看青縣”。早在30年前,滄州政府招商引資,引進一批韓國制刷工廠,最高峰時,僅是青縣就有三四十家韓國企業,一些當地人開始在韓國工廠裏學習製作化粧刷的手工藝。
花漾的創始人張夢瑋曾是當地韓國企業的一名採購員,在工廠掌握了一技之長後,決定出來單幹。在拼多多等電商&&興起後,張夢瑋發現,電商運營並非只是簡單地將商品上架,更重要的是懂得電商的打法和運營策略,充分利用&&快速反饋的優勢,進行産品策略的調整和改良。據花漾電商負責人翟曉鳳回憶,之前花漾的一款産品,被用戶差評説氣味大,於是電商部緊急反饋給生産線,發現是木柄的氣味沒有揮發完全便着急密封出貨,在之後的流程裏,無論有沒有訂單,工廠都會先把木柄做好散味。
青縣化粧刷産業帶,是近年我國縣域産業帶的縮影。在新電商&&的數字化賦能下,傳統産業煥發“生機”。
廣東白雲學院應用經濟學院院長王先慶&&,我國改革開放、工業化進程中,大部分産業帶的企業是招商引資進來,工廠主要做白牌代工。如今,我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産業體系要自主可控。自主可控,我國産業、企業要有自主品牌,建立自有渠道以及自主定價,這一系列是現代産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方向。電商融入産業帶,既是順勢而為,也是利用&&的優勢為産業帶商家打通循環、打通渠道,佔領市場。“許多傳統産業帶的老闆,有工廠、有工人、有技術,懂生産,但不懂定價、不懂品牌打造,不知道如何將商品打入市場。如拼多多依託&&的數字化能力,傾斜人力和資源扶持,幫助商家優化渠道,助力國內企業、産業帶真正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之中。”他談道。
30年前,幫寶適、好奇等海外紙尿褲品牌進入中國,泉州通過承接代加工業務,涌現出一批無紡布等原材料企業,紙尿褲産業逐漸發展起來。長期以來,泉州紙尿褲産業停留在代工模式。2019年前後,泉州紙尿褲逐漸打開局面,很多商家在半年內就實現銷售額破億元,當地産業的命運齒輪也開始飛快轉動。
2013年後,作為曾經靠代工起家的泉州頭部商家利澳開始布局電商渠道,2019年在拼多多開了第一家店舖,利澳就迎來銷售的爆發。“&&的流量一直很大,入駐第一年我們(銷售額)就做到了五千萬元,從千萬到破億也只用了半年,所以國內市場一下就打開了。”利澳電商負責人陳雪説。
小小“假睫毛”帶動年輕人返鄉創業
早年,我國許多産業帶工廠都是外貿代工為主,隨着全球貿易變化,以及國內製造業數字化浪潮,這些本身有技術、人力儲備的傳統産業帶在電商頭部商家的帶動下,逐漸走上升級轉型之路,也為年輕人回鄉創業提供了更多方向。
位於山東膠東半島西部的平度,假睫毛産業已經發展了四十多年,長期以外貿代工為主,年産量佔全球七成以上,很多國際知名女星都曾佩戴過平度的假睫毛。
然而,外貿代工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話語權。作為年輕創業者,安法譯通過電商看到這一傳統産業的新機遇,直面消費端需求。創業初期,安法譯由於沒有資金備貨,就從工廠拿貨,先後嘗試了直播和傳統電商。不過,他發現,假睫毛這類産品在上述渠道難以起量。“要找年輕人喜歡的&&。”經過一輪摸索後,2019年,安法譯決定在拼多多上鋪貨,“當時,假睫毛在短視頻、社交&&開始走紅。但是年輕人就喜歡貨比三家,他們會選擇質價比高的&&下單。”也正是這敏銳的觸覺,讓安法譯成功地捕獲了這輪紅利。
擁有自己的生産線後,安法譯便習慣定期在&&上推出新款産品,此前,他家推出的“小惡魔濃密款”“小惡魔PLUS版”等系列産品,新品一上線就迅速賣爆,更是前後持續了半年時間,累計賣出數百萬單。
“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數字化代表的是先進生産力,尤其具有數字化創新思維的中小企業家,正通過數字化轉型拓展經營模式。”華南理工大學電商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和勇指出,製造業的數字化,一方面是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企業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利用電商等互聯網&&,擴展企業的營銷能力。如今,拼多多打造的模式,為産業帶中的工廠商家提供了“試水”電商的模板,同時,也為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提供了新思路,借助電商讓工廠、産業帶實現數字化轉型。
近年以來,在安法譯等頭部商家的帶動效應下,假睫毛電商在平度遍地開花,當地産業迎來發展最為迅猛的5年。
現今,安法譯先後在平度周邊開設了4家工廠,並且上馬了半自動生産線、全自動點膠機等,工人數量從十幾個人增至四五百人,且大部分都是當地鄉村的村民。
避免同質化競爭
産業帶商家開啟品牌化之路
僅僅是在市場上出現“爆款”並不足夠,産業帶一些優質商家們越來越意識到,消費者需要的是高品質的産品,以及滿足多元需求的服務,電商不只是交易渠道,更是價值的創造與傳遞。
今年9月,拼多多適時啟動“新質商家百億扶持計劃”,借助&&的數字化能力,對具有産品、技術創新能力的商家進行産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扶持。
張夢瑋肩負起品牌“産品經理”一職,研究時尚趨勢和産品設計是他每日的必備工作。“每天打開手機我都是看各種美粧視頻,看別人怎麼宣傳、怎麼用化粧刷。”據張夢瑋透露,花漾最近在研發一款新式化粧刷,並且正在申請專利。
“現在電商競爭確實很激烈,品牌化是未來趨勢,把牌子打響能走得更長遠。”安法譯説道。
在平度假睫毛産業帶,頭部商家們逐步意識到品牌的重要,今年以來,安法譯的“睫天使”、程婷的“夢鹿”、陸嬌嬌的“萌睫尚品”等本土品牌嶄露頭角,“最近兩年,漢服旅拍爆火,很多年輕人都向漢服化粧師點名用夢鹿,甚至化粧學校都是批量採購我們的牌子,用來教學。”當地另一頭部商家程婷介紹。目前,“夢鹿”假睫毛已是新電商單品銷售榜TOP 10的常客,店舖的月銷售額達到數百萬元。
入駐新電商五年來,利澳不僅拓展了生産線,還通過涉足無紡布等原材料領域,進一步壓縮了紙尿褲的生産成本。“我們延伸到原材料環節以後,生産成本的優勢也就更大了。”據陳雪介紹,如果一般工廠的紙尿褲(單片)生産成本為五毛錢,利澳僅需四毛錢。
成本等優勢擴大後,泉州紙尿褲也漂洋過海,賣到了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區。利澳專供海外的新品牌優厘,已在東南亞等市場站穩腳跟,並帶動集團年銷售額逼近四十億元。(記者 文靜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