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記得,我便活着 電影《731》公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9 09:05:39
來源:新民晚報

你若記得,我便活着 電影《731》公映

字體:

影迷在大光明電影院的電影海報前駐足 新民晚報記者 李永生 攝

“這裡,無人生還。”伴隨着這叫人疼痛的六個字,是一張張本該奔向幸福生活的明亮笑臉,是3000多名侵華日軍731部隊受害者的姓名,是無聲的吶喊和控訴。

9月18日,9時18分起,電影《731》正式與觀眾見面。影片以平民視角揭露了侵華日軍的反人類暴行:小販王永章等人被強行抓進731部隊“特設監獄”,受侵華日軍以“配合健康檢查與防疫研究即可換取自由”的虛偽承諾欺騙,遭受凍傷實驗、毒氣實驗、活體解剖等極端折磨。

未映先熱

電影《731》無疑是今年9月最受關注的新片。它是春節檔後首部預售票房破億的電影,截至9月18日0時(下同),影片票房(含預售)超1.7億元;它首日排片超過25.4萬場,大大刷新《復仇者聯盟4》保持多年的紀錄;它在貓眼、燈塔兩大&&的“想看”人數超700萬,貓眼單&&超453萬,遠超同期同類型影片。

“這段歷史,我們曾聽説過,但日本侵略者當年究竟如何殘暴,如何不把人當人,我們還不了解。”退休的張女士跟先生一起,早早來到上海影城,坐在一號放映廳,靜待大幕暗下,她補充道:“影城今天排了十幾場,但我們特地買了第一場。”年輕姑娘小關上午特地請假來看片,她説:“不敢看,但是又想看。”散場時,記者又碰到她,她還沒從悲愴的情緒中走出來,她説:“3000多個名字,字幕就滾了三分鐘。但還是太快了,我來不及看清,但他們每一個都值得被記住。”她説:“我會記得片尾的那八個字,‘你若記得,我便活着’。”

直面歷史

“沒有人可以忘記,也不能忘記。”昨晚,電影《731》全球首映式在哈爾濱隆重舉行。首映式以“不能忘·不敢忘·不會忘——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為主題,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歷史對話,有觀眾眼紅,有觀眾流淚,也有觀眾直言:“沒有一部電影可以這麼真實地反映戰爭的殘酷。”看過全片,有不少鏡頭令人忍不住嘆息、驚叫甚至本能地捂眼。

無論是“跳蚤培養車間”“鼠疫注射實驗”,還是臭名昭著的“凍傷實驗室”和“火傷實驗室”,電影對於歷史的還原,觸目驚心,叫人不忍直視。尤其當嬰兒的啼哭聲響徹放映廳,伴隨着童謠,令人感到生理性的疼痛。

不過,我們直面歷史,並不是為了獵奇或者其他,而是因為“真實的歷史遠比電影展現的還要殘酷”。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説:“731部隊的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極其黑暗的一頁,在戰時處於絕密,戰後被極力掩蓋,許多史實至今仍未被完全披露,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更多人知道731的暴行。”

超越苦難

“十餘年的電影創作生涯讓我深刻認識到,光影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責任與使命。”導演趙林山在分享自己的創作感悟時也提到,“戰爭是一個宏大而沉重的題材,在影片的創作中,我們跳出了符號化敘事,加入了很多微觀的、關於人性的思考,聚焦於戰爭對於普通人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吞噬,我們想通過個體的創傷投射戰爭的傷害,讓戰爭對於生存空間的擠壓、對於人類造成的難以癒合的傷口變得更為具象化。”

在觀影中,觀眾也不難發現,影片超越了苦難化敘事,受害者不僅僅是等待被拯救的、被動承受苦難的符號,而是有名字、有故事、有精神力量的豐滿個體,他們的抗爭——無論是激烈的反抗,還是沉默的堅守,都擲地有聲地留在了歷史裏。《731》並非單一的對“惡的結果”的呈現,導演一方面赤裸裸地揭下日軍偽善的面具,比如他們會給一隻逝去的小白鼠起名,卻強行剝奪每一個“馬路大”的姓名,只允許他們擁有數字標號;另一方面也努力通過一些細節隱喻,通過鏡頭調度和音樂,刻畫出在特定意識形態下,人是如何走向非人化過程的。主演李乃文也&&:“我在看劇本的時候一直在思考,像戰爭、侵略,包括人體實驗,這些惡的底線是什麼?我覺得,有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民晚報記者 孫佳音)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