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塑東亞視聽産業全球影響力——第22屆中日韓電視製作者論壇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14 09:07: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共塑東亞視聽産業全球影響力——第22屆中日韓電視製作者論壇觀察

字體:

參加論壇的部分中國、日本、韓國代表合影。

參加論壇觀摩交流的中國電視劇《南來北往》海報。

參加論壇觀摩交流的日本綜藝節目《終極秘密游戲秀》海報。

參加論壇觀摩交流的韓國電視劇《如此親密的背叛者》海報。

主辦方供圖

  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東方影都海風輕拂,光影交錯。第22屆中日韓電視製作者論壇(以下簡稱“三國論壇”)日前在此舉辦。這場為期3天的盛會由中日韓合作秘書處支持,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日本放送批評懇談會和全日本電視製作社聯盟、韓國廣播電視製片人聯合會及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共同主辦,吸引三國160余名電視人齊聚一堂,圍繞“青年與傳統文化:在互動中傳承與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引發情感共鳴

  中日韓三國地域相近,文化相通,為電視行業的交流合作奠定基礎。2025年恰逢中日韓文化交流年,第22屆三國論壇作為中國對日韓落地免簽政策實施後的首次三國文化交流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開幕式上,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閆少非指出:“今年是中日韓文化交流的重要年份。電視作為文化載體,能引發三國人民的情感共鳴,為東亞文化的繁榮、地區的和平與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以翔實的數據,勾勒出中國廣播電視産業的蓬勃景象:“目前,中國共有2600多個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長累計達2000萬小時,其中新製作的電視節目達260萬小時。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中,中國傳統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兩大業務深度交融,新型主流媒體強勢崛起。”

  日本放送批評懇談會理事長音好宏是多次參與三國論壇的資深學者,他深切感受到日本民眾對韓國音樂和中國電視劇的熱情日益高漲。他笑着分享:“我夫人聽聞我要來中國青島開會,立刻就説出她喜愛的青島籍演員的名字。”

  探索轉型之策

  中日韓三國的電視人面臨着諸多共同挑戰。電視業正受到全球在線視頻&&的衝擊,傳統地面電視的時間份額縮小,年輕人紛紛轉向社交媒體。此外,少子化、老齡化和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也對電視業的受眾結構和市場前景産生較大影響。

  三國電視人積極探索應對之策。

  祝燕南介紹,中國目前擁有4K/8K超高清頻道10個,在大屏端追求交互化、浸潤式的極致視聽體驗。不久的將來,中國所有5G手機都可通過5GNR技術實現隨時隨地免流量聽廣播、看電視。他認為,“廣播電視乃至網絡視聽‘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充分調動相關社會資源,發展現代化的廣電視聽,形成全社會聯合陣線”。

  韓國文化放送MBC總裁安亨浚分享了他們的轉型戰略:打造強大的IP,通過全産業鏈和所有&&,向全球用戶輸送新創內容,獲取更多更熱情的粉絲。MBC的綜藝節目《我獨自生活》《無限挑戰》等,都成功地進行了IP開發。

  多年前,韓國KBS製作人協會會長姜潤基的作品——紀錄片《超級中國》,在中國和韓國都收穫好評。他認為,電視人必須精準洞察年輕人的喜好,才能持續滿足他們的需求。

  圍繞論壇主題,中日韓三國各自挑選了一部電視劇、一部紀錄片、一部綜藝節目共9部電視作品供同行觀摩,這些作品既代表各自國家電視節目的頂尖製作水平,又生動展現了本國文化特色,也具有吸引年輕觀眾的潛質。這種“3-3制”交流模式,是該論壇多年來堅持的“招牌”範式。

  中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再現中國人用風乾、腌制等方法製作美食的場景,從農家煙火繚繞的灶&,到海外中餐廳香氣氤氳的餐桌,古老傳統煥發勃勃生機。製片人劉鴻彥介紹,他們還廣泛徵集、採用網友的短視頻素材,“讓觀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拉近傳統與青年的距離”。

  韓國電視劇《如此親密的背叛者》以“信任與背叛”為核心,深入剖析父女關係中的秘密,揭示複雜的人性。導演宋姸和闡釋:“故事就像一場心靈的探秘之旅,引導年輕觀眾在情感的迷宮中穿梭。”

  日本綜藝《終極秘密游戲秀》通過職場中的搞笑任務,展現獨特的集體文化。製片人吉村鐵平稱:“節目試圖用幽默解構日常的平淡,吸引年輕觀眾重新將目光聚焦傳統媒體。”

  關注技術革新

  有關視聽節目新技術的議題,貫穿論壇始終。AI、虛擬偶像成為論壇上的熱詞。

  韓國文化放送MBC已成立AI戰略子公司,安亨浚&&,MBC打造的虛擬偶像組合Dost Eleven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其演唱會門票短短10分鐘就銷售一空。此外,AI配音技術正助力韓劇跨越語言的障礙,在全球傳播。

  日本電視界也積極探索AI在內容創作中的應用,在新聞傳媒領域,AI的應用已取得顯著進展。日本代表還格外關注技術帶來的降本增效。吉村鐵平介紹,他們利用虛擬攝影棚將《終極秘密游戲秀》節目的製作成本削減到最初的1/3,“手機APP操控的隱藏攝像頭取代傳統設備,讓夜間拍攝效率顯著提升”。

  祝燕南介紹,目前中國廣電視聽領域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態度非常積極,廣電機構紛紛加大在生成式AI領域的投入,比如浙江廣電正在積極嘗試用AI製作節目,他預測,AI頻率與頻道不久後就將在中國出現。另外,近來引發海內外強烈關注的國産動畫電影《哪吒2》,是138家中國技術公司協同努力的成果,他認為,“AI將重塑內容生産鏈。”

  續寫合作篇章

  積極開展三國間的實質性合作,成為論壇上嘉賓們共同的熱切期盼。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製片人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永樂集團總裁程力棟宣讀了《關於設立中日韓製片人版權交易&&的倡議》。他滿懷憧憬地&&,該&&若能建成,將涵蓋小説IP版權、影視劇翻拍版權以及成片播映版權等豐富內容,提供溯源交流、諮詢服務、委託談判和代理交易等服務,以打破三國之間的信息壁壘,促進資源共享。

  當然,合作過程中可能面臨一些阻礙。閆少非指出,“市場和文化的差異、行業生態的壓力、IP深度開發的困難等,都可能對交流造成影響。”不同國家的觀眾對題材有不同的喜好;合拍劇集時,各方在創作主導權、劇情走向等方面也容易産生分歧。對此,閆少非進一步&&,“論壇的意義就在於清醒地認識問題,積極地獲取共識,從而理性地尋求解決之道。”

  三國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安亨浚呼籲成立“泛亞洲內容聯盟”,匯聚文化創意,共同打造能夠征服全球的超級IP。姜潤基透露,韓國KBS有兩檔節目已在內部啟動,將和中國合作。“三國應通過各種有力措施,推動電視産業共同發展,擴大亞洲視聽産業在世界市場的份額,應對歐美視聽産業的競爭。”音好宏説。

  在本次論壇閉幕式上,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國內聯絡部主任謝力,向下屆日本輪值主辦方代表、全日本電視製作社聯盟理事沼田通嗣授旗。“亞”字會旗在會場飄揚。據悉,第23屆三國論壇預計將於今年11月在日本東京舉辦。20多年來,這一論壇已成為中日韓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為東亞視聽産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獨行快,眾行遠。”三國代表將踏上新的征程,繼續書寫三國視聽文化交流合作的精彩篇章。(記者 苗春)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