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概念興起 多方協同推進産業化落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4 10:05:17
來源:證券日報

深海科技概念興起 多方協同推進産業化落地

字體:

  近期,深海科技概念持續火爆,成為資本市場的又一熱點。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收盤,自3月13日以來,與深海科技相關的海洋科技概念指數上漲7.18%,海工裝備概念指數上漲17.23%。

  深海科技首次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地方政府快速響應,着力加快實現“深海科技”産業化落地;上市公司也加速布局深海科技相關産業,A股市場深海科技板塊正愈發清晰。

  支持政策密集&&

  3月20日,上海市海洋局&&,將&&《上海市海洋産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觀測網規劃(2025—2035年)》,印發《關於推動上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上海市海洋發展“十五五”規劃編制研究,科學制定和落實海洋經濟發展重點目標任務。

  3月20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召開全市海洋重點項目推進會議,研究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3月17日,加快建設福州、廈門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研討會暨省市海洋主管部門聯合工作會商在福州召開;3月1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林業局)、深圳市海洋發展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林業局)、深圳市海洋發展局將攜手華為,圍繞國土空間管理治理、數據要素流通、資源保護利用、科技創新、海洋經濟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吳曉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政策將推動行業向三大核心方向聚力發展:一是聚力突破深海探測、裝備研發及資源開發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核心領域自主可控;二是強化産業鏈協同創新,融合海洋工程、人工智能與新能源等領域優勢,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攻關再到産業轉化的貫通式創新體系;三是統籌生態保護與戰略安全,強化深海環境保護技術研發,同時提升我國在國際深海治理體系中的規則制定權。”

  産業鏈上市公司浮現

  深海科技相關領域投資熱度攀升,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上回應投資者問詢,也令A股深海科技産業鏈上市公司逐步浮現。

  在吳曉看來,在技術突破與政策紅利雙重驅動下,深海科技市場空間有望持續擴大。目前,深海科技産業鏈已覆蓋資源開發、高端裝備、生態服務三大領域,預計這三大領域的市場空間均將突破萬億元規模。

  在資源開發方面,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互動&&上&&,海洋油氣開發是公司三大核心業務領域之一,公司建造的FPSO等浮式生産設備,是當前最適合深海油氣開發的裝備之一。

  在高端裝備方面,松井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特種裝備領域是公司確定的第三增長曲線,目前公司正圍繞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領域,以表面處理、功能涂層、膠黏劑等相關的前沿技術為研發方向,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應用研究。

  在生態服務方面,遠江盛邦(北京)網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邦安全”)&&,確保衛星互聯網的安全成為保障深海資源開發、公共安全部署的核心之一。“深海數據具備高度敏感性,深海開髮鬚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審慎推進。”盛邦安全董秘袁先登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伴隨深海科技從科研探索向産業化加速推進,深海作業規模將呈指數級增長,由此衍生的衛星網絡安全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袁先登&&,盛邦安全聚焦深海通信鏈、智能操控系統及運營體系三大核心場景的安全痛點,形成了體系化的産品與解決方案,構建起覆蓋傳輸安全、數據安全、深海作業設備遠程操控安全、深海運營活動安全等領域的産品體系。

  “我國在深海裝備、資源開發、通信技術等領域已經取得顯著突破,仍面臨技術分層明顯、産業鏈條斷層、規則博弈加劇等難點問題。”吳曉&&,當前,深海科技産業正處於從“科研探索”向“規模化産業應用”轉型的關鍵階段。在政策導向下,深海科技産業鏈上的相關主體亟須驅動技術與市場的雙重突破,推進深海科技産業逐步邁向規模化發展階段。(記者 李喬宇)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