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項經濟指標黯淡 專家指前景不樂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9 23:45:14
來源:新華網

台灣多項經濟指標黯淡 專家指前景不樂觀

字體:

  新華社&&9月19日電 題:台灣多項經濟指標黯淡 專家指前景不樂觀

  新華社記者周文其、齊湘輝

  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無薪假”人數大增。與此同時,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走低、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繼續處於收縮區間。多位受訪專家&&,美國對&疊加高關稅等因素正在影響業者對未來的信心,台灣經濟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台灣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近日公布的“無薪假”(減班休息)數據顯示,實施“無薪假”的公司有333家,人數達7334人,分別比上一期增加88家和2471人。其中,受到美國對&關稅影響的有242家、6246人,人數比上一期增長約1倍。

  從行業類別看,實施“無薪假”的重災區是製造業。據統計,實施“無薪假”的製造業公司有271家、人數達6870人。

  島內多地傳統産業經營者的最新動向,也證實了這一情況。&&一家傳統産業經營者準備結束經營,將廠子賣掉換成現金轉而投資其他行業。彰化一家五金行業廠商&&已經在實施“做四休三”,未來情勢如果進一步惡化,將實施“做三休四”甚至整周休息。

  台灣“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對媒體&&,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憂慮和近期&&&升值等因素相互疊加,導致許多廠商特別是傳統製造業廠商不敢接新的海外訂單,進而對就業市場造成衝擊。

  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擔憂也影響到了台灣消費者信心。據台灣“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3.31點,較7月下降1.07點,為近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

  吳大任認為,家庭對收入前景一旦産生疑慮,民眾消費意願勢必下降,而受影響企業正在擴大“無薪假”或裁員,是相關指標疲軟的主要因素。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被視為經濟發展風向標。此前,台灣7月PMI比6月大跌1.6個百分點,跌至48.0%。最新的8月PMI又比7月跌了0.1個百分點,跌至47.9%,且已是連續第三個月處於收縮區間。

  台灣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認為,從“無薪假”人數增加、消費者信心走低等情況看,台灣經濟增速明年或將回落,GDP增長率可能跌到2.8%左右。

  多位受訪人士還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已經透支了未來相當一部分出口需求,一旦美國對&關稅政策落地,兩者影響相互疊加,將使台灣經濟承受更大壓力。

  面對難言樂觀的經濟前景,台灣業者積極尋求破解之道。近日,台灣工業總會發布“2025工總白皮書”,在兩岸政策部分以“避免誤判,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為主軸,提出希望&&&松綁兩岸交流、掌握大陸市場變化開拓多元商機等多項建議,在島內引發強烈共鳴。

  台灣時事評論員謝志傳&&,兩岸加強交流合作對台灣異常重要。通過與大陸企業深化融合發展、提升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水平,島內許多面臨困境的企業有望找到出路、實現更好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