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4月3日電(記者張澤偉 宋瑞)跟許多中國小孩一樣,王棟也是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踢足球的。
4歲那年,他就接受父親的足球啟蒙教育,立志長大後要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為國爭光。
7歲那年,為了更好地練球,他轉學至天津一所足球傳統學校。學校離家很遠,父親每天騎車載他上下學,要穿越半座城市。
上了初中後,王棟才真正喜歡上足球,從“要我踢球”變為“我要踢球”。小小年紀背井離鄉,他隻身去了北京國安的足球學校,決心要走足球專業這條路。
起初,一切看起來都非常順利。王棟憑藉良好的足球天賦和能力,不僅順利入選了國安少年隊,之後更是跨過青年隊直接進入了國安一線隊。17歲的年紀就能為人才濟濟、“永遠爭第一”的北京國安效力,王棟的職業起點實在羨煞旁人。
但王棟在國安過得並不如意。“進了一線隊後,我有些水土不服。”王棟説,一方面,自己年齡太小,適應能力、抗壓能力等較弱,一度在隊裏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另一方面,當時的國安兵強馬壯,有徐雲龍、楊璞、陶偉、邵佳一等國腳。
他開始萌生去意。即便國安培養了他12年,即便國安在2009賽季奪得中超冠軍,依然沒能留住他。
“那時我已經24歲了,不是小將了,但我在一線隊6年,累計上場比賽不到10次。”王棟決定出去歷練、闖蕩一番,至少要踢上主力位置。
2010賽季,王棟如願加盟深圳隊。他不僅打上了主力,還在不久後擔任球隊隊長。但厄運接踵而至。他回憶説,深圳隊先是降級,隨後又欠薪,隊員惶惶不安。球員和俱樂部僵持不下,最終,王棟決定退役。
“那年我30歲,正是足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退役實在可惜。但正是那段漫長的等待,讓我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人生。都説‘三十而立’,但我卻困頓、挫敗。足球這份職業並沒讓我在物質和精神上更有獲得感。”王棟説。
退役的決定,像晴天霹靂,讓王棟與父親産生了有生以來最大的爭執。他最終偏離了父親為他規劃的那條職業足球之路。
但新的方向在哪?出路在哪?
自小練球基本放棄了學業,沒有文憑;在相對封閉的運動隊長大,沒有社會經驗;想辦足球學校或青訓機構,沒有人脈和資源……退役後的王棟,走投無路,茫然無措。
把身段放到最低,從門檻較低的行業入手。王棟想到了餐飲業:開一家小飯店,能過活就行。
運動員出身的他,多少對膳食營養有一些了解。當時廣東流行潮汕牛肉火鍋,他決定當一個拓荒者,把這一南方的美食帶到北方的家鄉。
他開始琢磨起牛肉來,並在深圳一家生意不錯的牛肉火鍋店偷師學藝。但隔行如隔山,作為外行,他只看了個熱鬧。好在,他跟店裏一位師傅熟絡起來,並表達了開店的想法,試探對方能不能透露其中的奧秘。
但這位師傅告訴他,自己只是負責切牛肉一個環節,要開一家牛肉火鍋店,涉及很多環節和事務,僅牛肉丸就有很多講究,包括用什麼部位的牛肉、去哪兒進貨、如何切牛肉、怎麼做牛肉丸才更Q彈……
在師傅的建議和推薦下,王棟來到潮汕火鍋的發源地之一汕頭,在當地一家正宗潮汕火鍋店以後廚小工的身份系統考察、學習。這一待,就是4個月。
他説,那是最有收穫的4個月。他摸清了潮汕牛肉火鍋的所有門道,從小白變成了行家。
那也是最為艱苦的4個月。每天早上八點到崗,晚上11點才下班。住的是頂樓彩鋼板搭建的集體宿舍,8個人擠上下鋪,沒有空調的夏天,宿舍裏悶熱而潮濕。
有一次,一個就餐的球迷盯着他問“是不是踢球的王棟”,他臉頰頓時又紅又燙,回應“你認錯人了”後,急匆匆離開。
曾在幾萬人的賽場上馳騁、閃耀的球星,如今改行在後廚當小工,這種落差感讓王棟刻骨銘心。“但沒辦法,一切為了生存。”他説。
學成回津的王棟開始張羅開店的事。因為缺乏社會和工作經驗,被坑的事一樁接一樁。
在天津萬德莊,一家飯店急於轉讓。王棟看中了這家飯店的位置和餐飲經營資質,不用再辦理營業執照,因此很爽快地把20萬元轉讓費打給了對方。但事後才得知,該飯店的營業執照已經過期,想討要説法,已經&&不上對方。
店面裝修也讓王棟栽了跟頭。他説,由於施工方偷工減料,使用了低負荷電線,導致開業第一天電路癱瘓,客人吃到半截突然停電,結果他只能全部給客人免單,推遲了近1個月才重新開業。
“開業的前前後後,回想起來都是淚。”王棟説,那時的自己,就像一個黑暗中摸索前行且不斷碰壁的趕路人。
他忙得幾乎沒有時間睡覺。凌晨四五點,他就要動身去進貨,拿到新鮮的牛肉;深夜,他送走最後一批食客才能閉店回家。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他的體重從75公斤掉到65公斤。
輕舟已過萬重山。艱辛的初創期後,王棟的事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他的潮汕牛肉火鍋越來越受歡迎,不僅在天津開了多家分店,還開到了外省市。曾經的足球運動員,已然蛻變成津門“餐飲大王”。
總結自己成功的原因,王棟更多歸功於外部的需求和市場的紅利。“我是最先將潮汕牛肉火鍋引入天津的,比別人更先吃到市場的紅利;同時,隨着時代變遷,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潮汕牛肉火鍋明廚亮灶、輕工藝重食材,正好適應、滿足了人們的飲食時尚和需求。”他説。
今年是王棟退役後創業十周年,他的業務版圖早已不再局限於餐飲,而是拓展到了體育、大健康、影城、文旅、畜牧養殖、商業地産等,成為擁有2000名員工的多元經營的集團化公司。“這些看似不同的業務板塊,其實都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就是為物質上富裕起來的人們提供健康指南、精神食糧和情緒價值。”他説。
而集團所有業務板塊中,王棟對體育産業情有獨鍾,不僅涉足體育培訓、場館運營、運動裝備、運動康復等,還贊助了天津唯一的中超俱樂部津門虎。“我是運動員出身,自有體育人的品格和情懷。”他説。
王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他説現在還給不出答案,只希望在做實、做強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努力“善待員工、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