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俠女”闖職場——退役運動員轉型觀察之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04 11:05:14
來源:新華網

排球“俠女”闖職場——退役運動員轉型觀察之二

字體:

  新華社天津4月4日電(記者張澤偉、宋瑞)排球運動員李瑩並沒有大紅大紫過,哪怕她曾入選過中國女排國家隊,哪怕她曾隨中國最好的女排俱樂部天津女排拿了6個聯賽冠軍、2個全運會冠軍。

  畢竟,不到1米8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她作為排球運動員的職業上限。

  但李瑩身上有兩個鮮明的標籤。一個是“多面手”。主攻、副攻、接應位置她都打過,技術全面、進攻多變的她,是當時天津女排的“最強輔助”。

  另一個標籤是“俠女”。有一年,天津女排與廣東的一支球隊爭奪全國聯賽冠軍,比賽現場火藥味濃,主客場球迷發生摩擦,一位球迷被推下看&仍被圍住,替補席的李瑩見狀迅速衝了過去,推開人群為那位球迷解圍。從此,“俠女”雅號不脛而走。

  賽場往事已經遠去。如今,李瑩已經退役八年,但她生活中仍是俠肝義膽、仗義執言的“俠女”,職場中仍是能勝任多個角色的“多面手”。

  2017年,29歲的李瑩打算在當年的全運會結束後退役。從小就與排球打交道,如果離開排球,李瑩的就業選擇似乎並不多。每每焦慮或受挫時,她就告訴自己:“都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雖然沒有讀過萬卷書,但走過的路遠超萬里,我相信我的經歷和見識,足夠支撐一個未來的夢想。”

  天津醫科大學恰逢其時地拋來了橄欖枝,邀請李瑩擔任學校體育老師。李瑩記得,當時學校領導問了她一個問題:學校沒有高水平排球運動隊,如果只是帶一支普通的校隊,會不會覺得難以體現自身價值?

  李瑩的回答讓校方滿意。她説:“帶什麼水平的隊伍,要看緣分。並且,普通校隊不可能永遠只是普通校隊的水平,一定會有提升。另外,作為學校體育老師,我更大的使命,是在全校師生中推廣、普及排球,帶領更多人動起來。”

  順利入職天津醫科大學的李瑩,首先面臨的困難是如何進入教師的角色、如何帶隊授課。學校為李瑩安排了一位“領路老師”,她從教師的職責、上課的流程學起,逐漸學會了怎麼備課、如何寫教案。

  “從運動員轉變為教師,確實難度很大。”李瑩説,“但什麼事情是輕而易舉的呢?有困難,就去面對,就去戰勝它!這是運動員的天性和職業素養。”

  李瑩成功了。她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不僅把學校排球隊帶得“很能打”,在天津高校運動隊中“異軍突起”,還連續組織了多屆學校內部的教職工排球聯賽,校園排球氛圍空前高漲。

  “大學不僅給我施展的&&,也給我自由的空間,讓我並不局限在校園,而去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李瑩説。

  從校園到社會,李瑩不斷拓展自己的排球影響力。她利用自己天津市西青區排球協會會長的身份,大力推動排球運動普及和人才培養。

  天津奧本排球俱樂部是天津最早的社會排球培訓機構之一,也是第一家面向幼兒的排球培訓機構。李瑩作為該俱樂部顧問,為俱樂部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指引發展方向,倡導與眾不同的培訓理念和方式,將體能訓練和排球技術訓練緊密結合。

  “我是從專業隊出來的,深知基礎的重要性,尤其是體能的重要,沒有好的身體和體能,你的技術動作、提升空間都會受到限制。”李瑩説,“在奧本俱樂部,體能訓練是最基本的保障,每一節課都必須拿出一部分時間來練體能。”這一做法,不僅受到學員和家長的歡迎,其他同類型的培訓機構也紛紛效仿、借鑒。

  奧本俱樂部的第一批學員中,既有4歲的幼兒,又有9歲的小學生,還有年輕大學生,年齡最大的學員41歲,年齡跨度很大。李瑩親力親為,針對不同的學員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尤其是幼兒培訓,李瑩頗花了些心思。“首先,我們選擇了適合幼兒的5號氣排球,輕巧、有彈性;其次,在培訓中設計更多的游戲內容,讓幼兒在游戲、玩耍中愛上排球運動。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李瑩的市場嗅覺也非常敏銳。近幾年,天津大力推動“排球進校園”活動,對排球教練的需求量激增,但排球不像足球、籃球有較為完善的教練培訓、認證體系,教練供給較為充足,而排球基本沒有成熟的教練培訓和認證體系,導致排球教練供給缺口很大。

  “沒有教練,‘排球進校園’活動很難進行下去。”李瑩看準需求,與相關機構合作開展教練員培訓,為天津培養了大量急需的排球教練。

  回顧退役後的這八年,李瑩從來沒有離開過排球。雖然在多個崗位擁有不同的角色,但她的核心工作都是推廣、普及排球,夯實中國排球運動的“塔基”。如今的李瑩,又有一個新的目標,希望中國排球運動的“塔尖”上,有自己培養出來的奧運冠軍。

  目前,李瑩與相關機構攜手合作,擬推出“排球優才引進計劃”,以獎金、天津市戶口和學籍等獎勵機制,面向全國招收排球特長生,期望通過專業化的培養環境和私人訂制的輸送體系,培養高水平排球人才。

  “我的終極目標,是建成排球人才培養、輸送的合理閉環——既廣泛播種,面向大眾推廣普及排球,又精準澆灌,讓有排球天賦的未來之星成長為奧運冠軍。”李瑩説。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