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將剛出爐的奶酪包端出列巴房。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濃郁的奶香與麥香交織瀰漫,從傳統特色建築木刻楞中飄散出來。循着這誘人的香氣,游客們紛紛走進“麗麗婭之家”,只見戈拉尼婭係着碎花圍裙,正將熱氣騰騰的現烤列巴端出烤爐。
戈拉尼婭的中文名字叫孫運梅,這位63歲的俄羅斯族婦女憑藉着一手地道的民族美食手藝,在恩和做起了紅火的旅游生意。“這是媽媽教我的。”她笑着説,“現在好多慕名而來的游客都饞這一口。”
孫運梅製作的奶酪包保留了俄羅斯族的傳統工藝,又在配方上做了本地化創新。她在新鮮發酵的麵糰中融入了當地牧場的優質奶酪,讓每一口都充滿濃郁的奶香。而另一道拿手菜“葛德列克”(肉餅配炸薯條)更是誘人——將土豆與香煎的洋蔥完美融合,再配上呼倫貝爾牛肉煎成的肉餅。
這些融合了俄式工藝與本地風味的傳統美食,在她與女兒、侄女共同經營的餐館和木刻楞民宿中,飄香四溢。“去年我們接待了超過四千名游客。”她翻看著相冊,不無驕傲地説,“最遠的客人,從海南特意趕來,就為體驗我們地道的俄羅斯族文化。”
“出門在外,我常被當成外國人。”孫運梅眨着那雙藍色的眼睛,用地道的東北話説,“但我總會認真地告訴對方:我是中國的俄羅斯族婦女。”如今,孫運梅通過辛勤經營的民族家庭游,過上了實實在在的幸福生活。
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這是9月2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拍攝的孫運梅家的民宿與餐館“麗麗婭之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曉偉 攝)pagebreak
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右一)與家人們在餐廳後廚為游客製作俄羅斯族特色美食。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左)與侄女孫金燕揉制麵糰製作列巴。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製作野生藍莓餡的列巴。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這是9月2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拍攝的孫運梅。新華社發(李輝 攝)pagebreak
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在餐廳後廚製作俄羅斯族傳統美食“葛德列克”。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給菜園澆水。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9月26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孫運梅在菜園裏採摘製作沙拉用的羽衣甘藍。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pagebreak
這是9月2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拍攝的孫運梅(右)與女兒郭永麗。新華社發(李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