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明顯不足,性能難以達標,美軍無人裝備計劃接連遇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08:57:07
來源:環球時報

産能明顯不足,性能難以達標,美軍無人裝備計劃接連遇挫

字體:

  近年來,五角大樓企圖用人工智能(AI)驅動的廉價無人裝備應對解放軍的“數量優勢”,甚至鼓吹要讓台灣海峽出現“地獄景觀”。但令美軍沮喪的是,這些計劃相繼遇挫。美國《華爾街日報》26日總結稱,五角大樓的官僚體制、美國國防工業在廉價無人裝備方面的技術積累不足以及美軍對於未來作戰環境的考慮不週,導致相關計劃受挫。

美國海軍在港口巡邏的“全球自主偵察艇”

  不成功的“複製者”計劃

  報道稱,五角大樓在兩年前啟動“複製者”計劃,旨在快速購買低成本人工智能武器“以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能力”。時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於2023年宣布,將在2025年8月之前交付“數千個”空中、陸地和海上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武器系統。按照五角大樓的如意算盤,“複製者”計劃不但可以利用技術創新對抗中國在軍事人員和裝備上的“規模數量優勢”,還可以通過刺激美國軍用低成本無人裝備的大規模生産,以滿足五角大樓最緊迫的作戰需求。

  美國彭博社稱,“複製者”計劃最現實和緊迫的用途之一在於“潛在的&&衝突”。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就多次宣稱,依託“複製者”計劃,“未來爆發&&衝突時,美軍將在台灣海峽部署數以千計的無人機和無人艇對解放軍奪島部隊進行遲滯、消耗,為美軍及其盟友進行全面反擊爭取時間”。美國“海軍新聞”網站描述稱,屆時美軍將出動空中的MQ-4C型廣域海上監視無人機和“彈簧刀-600”自殺式無人機,海上的攻擊無人艇,水下的無人潛航器以及載有多種巡飛彈的無人作戰&&,將台灣海峽變成“地獄景觀”。

  儘管希克斯於今年1月下旬離開五角大樓時自吹“複製者”計劃“正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並啟動了為軍方採購相關係統的進程”,但知情人士透露,該計劃涉及的無人作戰系統要麼不可靠,要麼製造成本太高或製造速度慢,無法採購到所需的數量。

  了解該項目的人士稱,在為“複製者”項目採購的十幾套自主系統中,有3套在選定之時仍未完工,或僅處於概念階段。例如其中一個失誤是購買了數百艘美國黑海科技公司的“全球自主偵察艇”。該型無人艇並非為太平洋地區複雜的遠程任務設計,而美國海軍軍官在未充分了解其技術局限性的情況下,仍執意推動採購。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軍方反復更換軟體系統並增加功能複雜度,導致成本不斷攀升,還造成了不必要的延誤。

  “複製者”項目最大規模的採購項目之一是“彈簧刀-600”無人機。知情人士稱,美國陸軍情報中心的分析顯示,在通信被干擾的環境下,“彈簧刀”系列無人機很容易受到攻擊。該無人機的製造商美國航空環境公司對此解釋稱,基於在烏克蘭數年的實戰經驗,該公司已對這款無人機進行了大幅改進,使其在電子戰環境下的性能顯著提升。但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擔心項目延期,美國陸軍拒絕採購這款改進型號。

  更換新部門仍然難以解決問題

  《華爾街日報》稱,由於擔憂“複製者”計劃推進速度過慢,相關工作已移交給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下屬的新部門——國防自主作戰小組,其首要目標是加快項目進度,集中力量研發“最適用的武器”。

“彈簧刀”無人機攻擊地面目標概念圖

  報道稱,“複製者”計劃由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副司令弗蘭克·多諾萬中將負責。今年8月,多諾萬接手該項目時曾出席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一場活動。該活動本應展示“複製者”計劃已經獲得的先進技術,結果卻暴露這些系統尚未具備實戰部署的能力。

  報道引用知情人士的話稱,在這次展示過程中,黑海科技公司製造的無人艇出現方向舵故障,失控漂移;安杜裏爾公司一架無人機因故障而推遲發射;此外,多艘無人艇搭載的軟體未能按預期識別目標,或出現了目標誤判情況。

  此前路透社獲得的爆料也顯示,美軍的無人艇項目接連遇挫。美國海軍6月在加利福尼亞州沿岸進行了一次小型無人艇測試,一艘無人艇在測試期間突然加速,導致參與測試的一艘拖船傾覆。7月,美國海軍進行的另一次測試中,一艘無人艇意外熄火。在美軍技術人員忙於處理時,另一艘無人艇撞上其他船隻的右舷,越過甲板後墜入水中。該事件涉及美國薩羅尼克科技公司和黑海科技公司研製的兩艘無人艦艇。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兩起事故都是軟體故障或人為錯誤導致,包括機載系統與外部軟體之間的通信中斷。

  《華爾街日報》稱,美軍想要在&&衝突中投入大量無人裝備,面臨技術和後勤多重挑戰。“無人艦艇和空中無人機需要自主穿過遼闊的太平洋並應對不同的戰場環境,很可能面對無線電和GPS信號受到干擾的場景。”由不同公司製造的無人機需要協同定位潛在目標才能執行打擊任務,但缺乏統一整體標準的結果是“複製者”計劃沒有能夠同時控制大量無人裝備的軟體。知情人士稱,在去年太平洋地區舉行的相關演習中,安杜裏爾公司軟體控制不同廠商的無人機,在超出操作員視線範圍後發生了難以協同執行任務的情況。

  反對聲音不斷

  事實上,美軍內部也有反對“複製者”計劃的聲音。在該計劃提出之初,美國軍事專家比爾·格林沃爾特就批評稱,美軍根本無法按照該時間表採購足夠的裝備。這一方面是由於五角大樓錯誤估計了未來無人作戰所需的規模,“複製者”計劃涉及的“數千個”無人裝備遠遠不足以應對大規模衝突中的消耗性使用。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俄烏衝突中,雙方每天都投入上千架各種廉價無人機。“複製者”計劃中的所謂“廉價無人裝備”依然是走“高端路線”,“彈簧刀”無人機的成本比俄烏衝突中的廉價無人機高出一個數量級,“全球自主偵察艇”的價格也遠在烏克蘭自殺無人艇之上。當初希克斯要求在兩年內撥款10億美元,而很多美國議員認為這筆金額遠遠不夠,“想要確保該計劃的成功,需要再撥款數十億美元”。

  另一方面,“複製者”計劃的批評者認為,美國相關防務企業缺乏足夠的産能,很多核心部件需要從海外採購。路透社稱,黑海科技公司每月能生産數十艘無人艇,遠遠無法滿足美國海軍的需要。《華爾街日報》此前曾爆料稱,美國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Skydio因為參與對&&售而被大陸制裁,結果導致該公司無人機使用的大陸産電池無法供應,連五角大樓的訂單也無法滿足。

  此外,批評者還認為,美軍認為廉價、可消耗的無人機可以應對中國在傳統裝備和人員上的數量優勢,但中國在無人裝備領域與美國的差距更小,大批量製造能力更強,美軍此舉是“巨大的賭注”。

【糾錯】 【責任編輯:崔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