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配角”到獲“金齒輪”獎,這名列兵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1:06:22
來源:解放軍報

從當“配角”到獲“金齒輪”獎,這名列兵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字體:

  總結會現場掌聲雷動,我手中捧着的“金齒輪”榮譽證書散發着墨香。就在幾天前,我所在營剛剛在上級實彈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望著身邊兄弟連隊戰友胸前佩戴的紅花,我心底一片澄明:榮譽不僅屬於個人,更屬於參與考核任務的每一個人。

  可若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兩個月前,我可能不會這般豁達。

  那時的我,剛完成第一次實彈射擊保障任務。總結會上,炮手們被掌聲包圍,我卻在一旁勉強地笑着,像個局外人。

  作為一名指揮保障兵,我的“戰場”是閃爍的屏幕和冰冷的數據鏈,接收信息、解算諸元、傳遞指令是我的職責。炮彈準確擊中目標,得益於我傳遞的指令,可這份參與感卻並不真切——炮手操炮的威武、偵察兵前出的驚險,那才是我嚮往的戰鬥,相比之下,自己的崗位只是一個“配角”。

  班長劉傲最先察覺到我的情緒,了解原因後,他正色道:“炮彈打得再準,也得先過咱們這一關。差一個密位,彈着點就可能偏出幾十米。你説這神經中樞的崗位,重不重要?”

  道理都懂,但心結難解。這樣的情況直到我後來親歷了一場實戰化訓練才得以轉變。

  火力打擊階段,“藍軍”借助複雜地形和電子干擾,不斷機動規避。指揮所裏氣氛高度緊張,命令一道道傳來,要求我們的計算結果更快、更準。

  壓力之下,我腦海中“當配角”的雜念蕩然無存。“絕不能拖後腿!”帶着這樣的想法,我的大腦高速運轉——計算、核對、下發……那些我曾經覺得枯燥的數字,此刻卻關係到一場戰鬥的勝負。

  “‘敵’指揮所被摧毀!”“‘敵’裝甲集群喪失機動能力!”一次集中火力覆蓋後,捷報傳來,營長激動地看向我:“幹得好,這輪數據給得又快又準!”那一瞬,一股熱流涌上心頭。原來,我這個戰位的重要性,是能被“看見”的。

  訓練總結時,營黨委注意到,過去榮譽表彰大多傾向主戰連隊,對保障連隊關注不夠。於是,營裏專門增設“金齒輪”獎,用於表彰奮戰在保障一線的官兵。沒想到,我竟成為首批獲獎者之一。更加觸動我的是,炮班班長説:“本次訓練,天賜該記一功!如果不是他算得準,打不出這效果!”彈藥輸送班戰友接話:“天賜計算精準,咱們沒有浪費一發炮彈!”

  聽着戰友們的認可,我所有的迷茫、懷疑頃刻消散。原來,不是崗位平凡,而是我未曾讀懂它的價值:戰場上追求的從來不是獨奏曲,而是一場交響樂。缺了誰,樂章都不完整。我的戰位雖不直面敵人,卻同樣關乎勝負。

  自那以後,我徹底沉下心來,不再覺得數字枯燥、流程繁瑣,訓練得更起勁了。因為我深知,計算快一秒、準一分,上了戰場才會更有底氣。

  剛剛結束的實彈考核中,我們營一舉拿下兩個“神炮班”稱號,我也因全程數據零差錯的突出表現,再次受到表彰,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手捧證書,我的內心堅定而平靜。我明白:如果部隊是一台高效運轉的機器,那麼每個人就是不可或缺的齒輪。崗位不同,戰位各異,但在戰場上,每個人都是主角。

  (楊開明、劉春整理)

【糾錯】 【責任編輯: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