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觀察丨把“打仗型”軍士留下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0:00:27
來源:解放軍報

軍營觀察丨把“打仗型”軍士留下來

字體:

  楊 傑

  軍士是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的基礎骨幹力量,是戰鬥力建設的“刀尖子”。近年來,隨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軍士隊伍能力素質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軍士選改晉陞是加強軍士隊伍建設的源頭性工作,也是一項生成、儲備和提高戰鬥力的基礎性工作。這就要求把軍士選晉作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按照打仗的標準加強組織領導,正確把握軍士隊伍結構重塑、能力轉型、政策調整的階段性特徵,把保留人才、建強隊伍與激發活力統籌起來,真正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士隊伍。

  戰鬥力生成需要什麼樣的人,就選用什麼樣的人。要堅持向戰聚力、為戰選才,緊盯戰鬥力生成的關鍵要素、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按照戰鬥力貢獻率選用人才,用戰鬥力這把標尺比高低、量長短,把新域新質、主戰專業、緊缺崗位等作戰需求大、專業性強、成長周期長的骨幹人才留下來,確保選出人才、留住骨幹。

  人才準備是最艱巨的準備。伴隨近幾年新的士兵制度施行,軍士選晉的熱情較高,保留人才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各級黨委和機關應認識到這些制度創新點多、體系性強,充分用好相關政策規定,想方設法為軍士隊伍創造更大的空間、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讓他們在部隊大熔爐中百煉成鋼,為戰鬥力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軍士“怎樣選”引導着士兵“怎麼幹”。一方面需要徙木立信,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嚴格按制度規範、按流程辦事,構建透明選晉機制,牢固立起憑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的鮮明導向。

  另一方面,要勇於擔當,把握好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緊密結合本單位、本職能領域實際,創新軍士培養與保留使用機制,依法依規探索特殊保留、延期服役、跨單位晉陞等辦法,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為人才成長創造條件,激勵廣大軍士珍惜機遇、主動作為,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添磚加瓦。

  信息支援部隊某旅緊貼重大任務開展軍士選晉工作——

  士兵搭上軍士選晉“直通車”

  ■李大龍 張 健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張少波

信息支援部隊某旅軍士丁浩在演訓任務中調試裝備。李伯康攝

  初秋,某地域,一場實兵對抗演習悄然打響。信息支援部隊某旅中士袁晉傑熟練操作設備開闢空中信號通道,實現演習地域網信支撐全覆蓋,過硬的專業技能受到上級肯定。

  “感謝組織的信任與培養,我將繼續努力、練強本領,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添磚加瓦!”演習結束,得知自己順利留隊的消息,袁晉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次我們共有70余名士兵搭上軍士選晉‘直通車’,都是各自戰位上的骨幹。”談及袁晉傑的選晉歷程,該旅人力資源科張幹事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們結合旅隊官兵常態化參與重大任務的實際,明確對在重大任務中表現突出的士兵予以重點保留,特別是加大新域新質專業人才保留力度,建立軍士選晉‘直通車’制度,立起‘打仗型’人才優先保留的鮮明導向。”

  該旅中士王雲博也是這一措施的獲益者。2023年9月,王雲博作為定向軍士應徵入伍,在去年全旅組織的群眾性練兵比武中取得相關專業第一的好成績,是該旅叫得響的新域新質專業人才。

  去年底,該旅參與某任務急需相關專業骨幹前出保障。得知這一消息,王雲博既興奮又忐忑——想報名去任務一線加壓鍛煉,又擔心影響第二年選晉軍士。

  在得知該旅推出軍士選晉“直通車”制度後,王雲博打消了顧慮。在任務中,面對考驗,他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特長,圓滿保障各類試驗任務30余次,成為所在分隊的核心成員。

  今年9月,出色完成任務的王雲博作為重點保留對象,搭上軍士選晉“直通車”,順利晉陞為中士。

  完善的保留使用機制,給優秀人才吃下“定心丸”。前段時間,該旅某連中士孟祥銳的一段選晉經歷引發全旅官兵廣泛關注。

  在這次選晉中,孟祥銳和連隊另一名戰友崗位相同,職業技能鑒定等級、培訓經歷都滿足晉陞要求,選晉考核成績也不相上下。由於孟祥銳剛從某任務地域歸隊,過去大半年時間都不在連隊工作,平時與戰友們溝通交流相對較少,在民主測評中不佔優勢。

  按照以往慣例,“連隊工作貢獻率”是軍士選晉的重要標準,也是官兵普遍認可的評判依據。連隊黨支部成員多次溝通醞釀後認為:不能簡單以連隊工作作為評判標準,要以戰鬥力的標尺量長短、定走留。

  為此,他們&&任務一線指揮部,了解到孟祥銳作為任務地域骨幹力量,學習能力突出,作用發揮明顯。特別是他結合部隊遂行任務特點,主動編寫整理的《戰時設備操作手冊》,成為任務地域教案教材。

  另外一名同志雖然表現也不錯,但業務能力相對弱一些。綜合考慮,最終,基於保留“打仗型”人才的考慮,連隊黨支部優先推薦孟祥銳留隊。

  “推動單位人才隊伍建設,要把‘戰鬥力生成貢獻率’作為第一標準。”該旅某營賀教導員説,軍士選晉是培養高素質骨幹人才的重要一步,必須把過得硬、有潛力的同志留下來,才能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為讓官兵了解擬參加選晉人員在外執行任務時的工作表現,就協調一線出具任務鑒定,在軍人大會上向全體官兵公示;無法返回參加選晉考核,就委託任務地域現地考核並回傳錄像……在軍士選晉工作中,他們始終堅持用戰鬥力的標尺量長短,把遂行重大任務情況作為軍士選晉的重要評判標準。同時,為前出執行大項任務的同志擬制個性化選晉考核方案,既嚴格按照軍士選晉規定程序步驟,也堅持一人一策嚴密組織考核。

  順利選晉後,孟祥銳感慨道:“軍士選晉標準更加科學,備戰打仗導向愈發突出,大家幹事創業、為戰賦能的幹勁更足了。”

  “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勁。”經歷今年的軍士選晉工作,該旅某營程教導員對這句話的感觸更深了。

  該營作為新調整組建的機動通信力量,涉及選晉的士兵多。今年9月,該營有4名在任務地域表現突出的戰士因名額限制難以留隊。

  “同在任務地域,共同遂行任務,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最大限度保留人才,讓程教導員頗為苦惱。

  “選晉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戰鬥力建設,不能讓辛辛苦苦培養的‘打仗型’人才流失,要盡最大可能保留在練兵備戰中有突出表現的士兵。”該旅黨委在了解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進行集中研究,與上級反復溝通,堅持備戰打仗急需優先的原則,申請選晉指標向急需專業傾斜,運用計劃調控政策,調整4個選晉指標給該營,讓骨幹人才得以保留。

  為把人才保留工作做細做實,他們還深入調研各專業、各崗位人才現狀,建起“打仗型”人才“明白賬”,細化到崗、精確到人,對“應該有什麼人、具體缺什麼人、着力育什麼人”做到心中有數,推動軍士人才隊伍建設有序發展。

  前不久,剛剛參與某重大任務的中士李家洛順利晉陞為二級上士。骨幹留得下,人才用得好。任務結束後,李家洛系統總結操作規範,在全旅範圍內形成可複製的“操作提示清單”,為後續遂行任務儲備了寶貴經驗。

  “立起為戰選才鮮明導向,對重大任務中表現優異、能力突出的戰士進行重點遴選、重點保留,他們軍銜‘升級’的背後是部隊打仗能力的整體躍升。”該旅領導介紹,通過緊貼使命任務開展軍士選晉工作,真正做到了選優留強。

  着眼打仗選人,聚焦勝戰育才。前不久,該旅組織任務地域官兵輪換,不少即將面臨選晉的官兵不再心存顧慮,主動請纓到重大任務一線加鋼淬火,加快推進了旅隊軍士隊伍能力素質轉型升級。

  陸軍某旅用好用足士兵選晉政策保留“打仗型”人才——

  軍士入選重點保留“人才池”

  ■吳驍峰 杜 磊

陸軍某旅軍士第盼成(左)幫帶專業技術骨幹。葛明葦攝

  深夜,外場飛行參數判讀室燈火通明,山口的風卷着黃沙撲打窗戶。

  室內,鼠標滾輪輕微轉動,二級上士楊松柏正專注分析屏幕上流動的數據,靜心聆聽“戰鷹的脈搏”。

  8年來,楊松柏累計判讀數據數萬條,多次準確研判直升機狀態,提前作出預警,被官兵譽為“數據高手”。然而,就在上個月,由於他所在連隊軍士隊伍相對齊整,崗位已滿編,使得他的留隊前景變得不明朗。

  那些天,楊松柏常在外場徘徊。望著機庫中整齊的直升機、廣場上名為“無私托舉”的雕塑,回想服役8年來的點點滴滴,深深的不捨涌上楊松柏的心頭。

  轉機源於該旅&&的軍士重點保留“人才池”措施。該旅根據上級相關政策,細化新域新質、主戰專業等12個領域關鍵崗位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軍士重點保留“人才池”,在軍士選晉中予以特殊保留。

  作為新裝備操作與維護骨幹,楊松柏順利入選重點保留“人才池”,在這次選晉中得以保留。部隊為人才成長鋪路,人才推動部隊轉型發展。順利留隊後,楊松柏主動參與到某攻堅任務中,有效破解飛行保障難題。

  “選晉工作必須以戰鬥力為標準,優先保障新質力量與緊缺專業,靈活運用政策保留關鍵人才。”該旅政治工作部領導説,旅隊組建時間不長,軍士骨幹大多處於關鍵崗位,在日常工作和比武競賽中表現出色。然而前幾年,因轉崗缺經歷、晉陞缺鑒定、編制崗位受限等原因,不少軍士骨幹不得不退役,令人惋惜。

  政策紅利充分釋放,惠及更多軍士人才。在該旅,像楊松柏這樣被列為重點保留對象的軍士還有許多。該旅面向各個戰位,把有潛力、有實力的骨幹選出來、保留好,累計有54名軍士入選“人才池”,在這次選晉中予以重點保留,為“打仗型”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支撐。

  “感謝部隊的好政策,讓我實現了留隊的願望!”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該旅二級上士鄭皓元身上。

  近幾年,連隊處於新裝備列裝發展期,常態執行上級明確的重大專項任務和演習演訓,鄭皓元因任務需要,錯過了學習培訓的機會。去年9月,面臨選晉時,鄭皓元缺少相應等級的職業技能鑒定資質。

  根據上級政策規定,部隊緊缺急需的士兵,經黨委研究可適當放寬選晉所需的資格條件,在選晉後,應當在本銜級內取得相應資格。得益於此,此前已入選重點保留“人才池”的鄭皓元,在選晉中被放寬資格條件予以保留。

  今年8月,鄭皓元終於取得需具備的中級職業技能鑒定等級。

  “人才保留的痛點在於缺乏系統規劃和跟蹤培養,特別是晉陞高級軍士,需同時滿足崗位編制、晉陞培訓、技能等級等諸多條件,必須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該旅領導告訴筆者,他們在“人才池”基礎上,針對練兵備戰急需的人才建立“高級軍士預選庫”,對照晉陞條件精準掌控,為每人量身定製成長路線圖,為學歷升級、職業技能鑒定等創造有利條件。

  該旅三級軍士長徐小虎在二級上士期間,因專業素質過硬進入“高級軍士預選庫”。在發現他所在崗位缺乏高級軍士編制且本人培訓經歷不全後,機關主動將其調整到專業對口、有高級軍士編制的相關崗位,並協調院校培訓機會。

  既要當“大拿”,也要當“酵母”。如今,徐小虎已佩戴高級軍士軍銜,不僅工作得心應手,還當起了“大師傅”,幫帶出一批專業技術骨幹。

  幾個月前,該旅參加上級集訓考核,中士張振宇在高強度課目中沉着應對,榮獲第一名,為旅隊作出重要貢獻。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滿眼堅毅的中士,兵齡還不滿兩年。

  《軍士職業發展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規定,義務兵服現役滿一年,具備《軍士暫行條例》規定的軍士基本條件,且符合有關條件的,可以提前參加軍士選改。

  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軍士選晉工作中,該旅嚴格落實政策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列兵進行全面摸底,按照規定程序嚴格優中選優,提前選改軍士。

  剛入伍時,張振宇覺得工作單調重復,曾考慮兩年後退伍。但在了解士兵政策後,他心態轉變,開始主動鑽研、加班訓練,不僅個人素質提升,還總結出多項組訓技巧,成為大家信服的“列兵教頭”。在這次選晉中,張振宇最終脫穎而出,直接由列兵選改為中士。

  “政策紅利釋放的關鍵在於精準落地。”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説,“讓優秀人才越級晉陞,樹立的是導向,激活的是整體隊伍。”張振宇的經歷,給不少大學生士兵帶來鼓舞。

  練兵備戰中表現好的晉陞快,對戰鬥力提升貢獻率大的機會多……許多士兵看到身邊戰友享受政策紅利,更加堅定了扎根軍營長期服役的決心。大家普遍反映,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打開了“成長空間”,讓大家研戰練戰意識進一步加強,向戰為戰的擔當更加自覺。

  從“齊步走”到“優者先”,建立優先、提前、越級晉陞綠色通道;從“看局部”到“觀全局”,指標向新質作戰力量和一線部隊傾斜;從“短期使用”到“長遠儲備”,通過“人才池”逐人規劃路徑……看到這些變化,筆者不禁感慨:“鐵打的營盤”正精心打造“鐵打的兵”,幫助更多志在強軍的戰士實現夢想。

  用足好政策,結出好“果子”。近日,該旅組織實戰化飛行訓練。面對複雜天氣,全體軍士骨幹衝鋒在前、高效協同,圓滿完成保障任務。

    【糾錯】 【責任編輯:崔紅宗】